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桃源回族乡

地名:桃源回族乡隶属鲁甸县
行政代码:530621201代码前6位:530621
行政区域:云南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870 邮政编码:657100
车牌代码:云C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60.4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3.04万人
人口密度:约503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个社区、5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桃源回族乡历史悠久,清代雍正初年,回汉民族相继迁入,因桃源村旁有一片桃树,故称为桃园,后演称为桃源。

基本介绍:

桃源回族乡位于鲁甸县东南部,距县城4.5公里,地处两省三县区结合部,国道213线、昭待高速公路从境内穿过。乡内最高海拔2475米、最低海拔为1910米,年平均气温12.2℃,年降水量为900毫升。全乡国土面积60.37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2个社区,113个村民小组,境内居住着回、汉、彝三种民族。2018年末总人口11089户41861人,其中劳动力人口23049人。全乡回族39288人,占总人口的94%,彝族85人,汉族2488人。 2018年,全乡经济总收入4.5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52元,粮食总产量达1002.93万公斤,人均有粮243公斤。人均耕地0.79亩。乡内有集镇2个,中

+查看详细桃源回族乡概况>>

荣誉排行:

2021年3月,桃源回族乡入选2020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

文化旅游:

龙头山清真寺

鲁甸县桃源乡龙头山清真寺县城8公里,距乡政府1公里左右,坐落在桃源坝区,始建于公元1746年,是一座古老的清真寺,清真寺周围有土地面积20多亩,建筑占地面积2360平方米,清真寺主体建筑有大

历史沿革:

中华民国时期,境域分属崇仁县一区桃源乡、三区沔浒乡、四区凤岗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隶属第四区袁坊乡、张坊乡、桃源乡、游坊乡、简桥乡、龙源乡。

1956年,撤区并乡,分属桃源乡、袁坊乡、张坊乡。

1958年,成立桃源公社。

1968年,隶属凤岗公社。

1972年,复为桃源公社。

1984年,撤销桃源公社,改为桃源乡。

2001年10月,张坊乡并入桃源乡。

鲁甸县文化广场
鸭子塘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旁有个水塘约2亩,人们在塘中放养鸭子,得名鸭子塘。…[详细]

桃源社区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此地始建于清光緖年间,原有约50亩的一片野桃林园,得名桃源。…[详细]

箐门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雍正四年至八年,李氏祖随哈元生将军平定乌蒙后,因有军功,改土归流,报领土地于箐门,安居落叶,得名箐门。…[详细]

拖姑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系彝语地名,“拖”意为松树,“姑”意为有水的地方,淸雍正初年,该地是一片青松林,村子坐落在水边有松树的地方,得名拖姑。…[详细]

铁家湾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是个山塆坝子,铁氏家族迁居此地,居住人口多,得名铁家湾。…[详细]

大水塘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因该地原是一片草海子,清雍正八年李国民、李国安随清哈元长征乌蒙到此,哈要李国民领居该地,李国民一看说此地是个大水塘子,得名大水塘。…[详细]

岔冲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两个山间冲子在此交叉合一,得名岔冲。2013年从桃源社区划出7个居民点,成立岔冲村民委员会,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详细]

桃源回族乡特产

桃源牛干巴

桃源牛干巴是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桃源回族乡的特产。桃源乡牛干巴,纯民间工艺制作,肉质细嫩,容易切片,食用时煎煮均可,尤以香油煎吃为妙。昭通穆斯林群众素有饲养菜牛腌制清真牛干巴的传统手工艺,由于牛干巴味道


以下地名与桃源回族乡面积相当:
到桃源回族乡必去著名景点
  • 龙头山清真寺
  • 鲁甸县文化广场
  • 牛栏江大峡谷
  • 拖姑清真寺
  • 太阳湖
  • 伊斯兰风情城
  • 桃源回族乡相关名人
    桃源回族乡特产与美食
    相关资讯
    鲁甸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