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

地名:猛硐瑶族乡隶属麻栗坡县
行政代码:532624201代码前6位:532624
行政区域:云南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876 邮政编码:663600
车牌代码:云H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21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31万人
人口密度:约61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5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猛硐瑶族乡因乡人民政府驻猛硐村而得名。猛硐系傣语,“猛”指地方即寨子,“硐”(董),指坝子,意为坝子里的寨子。

基本介绍:

猛硐瑶族乡是麻栗坡县西部区域经济走廊的四乡镇之一。地处麻栗坡县西南部,是一个集老、边、少、穷为一体的少数民族乡,也是麻栗坡县唯一的民族乡。猛硐瑶族乡位于北纬22°49??至23°、东经104°40??至108°48??之间。最高海拔2378.6米,最低海拔246米。属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oC,最低气温10oC,年日照时数1605小时,年均降雨量1010mm,年无霜期350天以上。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老山、扣林山就座落在该乡境内。猛硐瑶族乡地势东北低,西南高,山势呈东西走向,东北与国家级天保口岸相接,南部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渭川县老寨社、黄树皮

+查看详细猛硐瑶族乡概况>>

荣誉排行:

2022年2月,云南省爱卫办命名猛硐瑶族乡为2025年度云南省卫生乡镇

2021年10月,农业农村部认定猛硐瑶族乡为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茶叶)。

历史沿革:

1950年至1956年,猛硐瑶族乡境域属马关县都龙区。

1957年,都龙区划归麻栗坡县。

1958年,又划归马关县。

1961年,猛硐、坝子、铜塔、老陶坪划归南温河乡,南温河区同时划归麻栗坡县。

1970年,南温河析出老陶坪、铜塔、猛硐、坝子置坝子公社。

1973年,公社机关迁往猛硐,仍称坝子公社。

1985年,改为猛硐区,并将猛硐乡划分为猛硐、昆老2乡。

1988年,改猛硐瑶族乡。

丽江古城--大水车
猛硐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猛”指地方;“硐(董)”指坝子。意为有坝子的地方,以村居坝子而得名。…[详细]

昆老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地处多化杆树的山坡得名。1954年建乡。1958年设管理区。1961年改为大队。1962年改为小公社。1971年又改为大队。1983年改为行政村。2…[详细]

坝子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4年建乡。1958年设管理区。1961年改为大队。1962年改为小公社。1971年又改为大队。1983年改为乡。1988年改为行政村。2000年…[详细]

铜塔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意为“窝窝”寨之意,地处凹塘中得名。1954年建乡。1958年设管理区。1961年改为大队。1962年改为小公社。1971年又改为大队。1983年改为…[详细]

老陶坪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处山间平地中,陶姓首居、因被洪水冲平,而命名老陶坪村民委员会。…[详细]


以下地名与猛硐瑶族乡面积相当:
到猛硐瑶族乡必去著名景点

猛硐瑶族乡相关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