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龙武镇 | 隶属:石屏县 |
行政代码:532525105 | 代码前6位:532525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3 | 邮政编码:662200 |
车牌代码:云G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32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72万人 |
人口密度:约5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4个行政村 |
龙武镇原名猛鲊武,系彝语地名,“猛”意为矿石,“鲊”意为有,“武”意为该地即该地有矿,曾经是龙武县城所在地,由此而得名。
基本介绍:
龙武镇地处东径102°11′至102°29′,北纬23°54′至24°06′,东西长25.8公里,南北宽23公里,位置基于云南省中部,红河州北部,石屏县的西北部,镇政府所在地距离石屏县城87公里,东南面分别与本县哨冲、大桥两乡镇相连,西北面分别与玉溪市的新平县、扬武镇、峨山县的化念镇、双江镇、小街镇接壤.全镇总面积325平方公里;整个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最高海拔为2544.2米(在尼白木克山),最低海拔为860米(在石岩头脚鲁奎河).气候随海拔高低呈垂直变化,立体气候显著,四季更迭明显,年均气温为10.9℃--20.6℃,年降雨量为900--1100毫米.全镇共辖14个村民委员会,84个自然村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建立设治局。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3年),为龙武县城所在地。
1958年,属石屏县。
2001年5月,由龙武乡改为龙武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龙武原名“猛鲊武”,系彝语地名,“猛”—矿石,“鲊”—有,“武”—这里。即这里有矿,故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地名。为“脚白莫”的变化,意指地处大山脚下。…[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练庄原名“李扎”以先居者姓李得名。后来本村驻过兵营,旗帜上有“练”字,此村又是河岸较大的村子,故改名“大练庄“沿用至今,村名委员会驻地大练庄。…[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柏木租系彝语地名,彝语为“白莫租”,“白”为山,“莫”为大,“租”为粘连。即:粘连的大山。…[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处土地方形辽阔而得名,“仗”后演变为“丈”。…[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希望培育出英雄人才,命名育英村。1950年至1951年属西北区的方丈乡;1952年至1958年与方丈、法乌合称方丈乡;1959年至1962年改称方丈管…[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地名。为“斐吾”的音变,“斐”指崖子,“吾”指这里,即指此地有一悬崖。…[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地名。原为“他摸得”,“他”指松树,“摸“指高,“得”指树林,即指此地为有松树高大且成林。…[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始建于地处陡石岩之上而得名“石岩头”。…[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始建于地处高山坡头较平坦的地方而得名“坡头甸”。…[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昌盛光明”之意而得名“昌明”。1950年至1951年属保旺区的他克苴乡,1952年至1958年改称昌明乡,1959年至1962年改称昌明管理区,1…[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地名。原为“尼池达”,意指关牛的地方。…[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盛产沙石,村子的历史较长而得名旧沙。1950年至1951年属龙中区峨爽乡,1952年至1958年与宜其达合并改称宜其达乡,1959年至1962年改称宜…[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为“罗期”,“罗”为龙,“期”为寨子,即:寨子建于山形似龙的地方,故名龙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