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牛街镇 | 隶属:石屏县 |
行政代码:532525107 | 代码前6位:532525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3 | 邮政编码:662200 |
车牌代码:云G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11.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41万人 |
人口密度:约3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1个行政村 |
牛街镇因旧时当地每逢丑(牛)日集市赶街而得名。
基本介绍:
牛街镇位于石屏县南部,距县城52公里。全镇国土面积611.2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委员会,123个自然村,158个村民小组,27177人,居住着彝、汉、哈尼、傣4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93%。耕地面积4.5万亩,最高海拔2551米,最低海拔259米,年降雨量780—920毫米,属典型的立体气候。牛街十年九旱,水源奇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是一个集民族、边远、贫困于一身的山区乡镇。90年代后,在“穷则思变,改革奋进,团结拼搏,艰苦创业”精神的鼓舞下,在“稳粮兴烟壮支柱,治水重教打基础,畜林矿药齐发展,精神文明树新风”发展思路的指引下,全镇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2002年,实现经济总收入81
历史沿革:
1958年,为牛街公社。
1984年,由牛街公社改为牛街乡。
2001年5月,由牛街乡改为牛街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该地约定俗成在每月农历牛日赶集而得名“牛街”;现居委会驻于此。…[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为“罗梭迭”,“罗梭”为一种野生植物,果实白色,可食,“迭”为平地,即:地处长有罗梭树的平地,得名老旭甸。…[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邑黑吉系彝语地名,含义为水塘上边。1956年以前(土改前)称第六区第二乡政府;1956年后改称邑黑吉乡政府;1958年划属牛街公社一大队;1959年改…[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他”为松树,“腊”为山冲,即:山冲里的松树,地处有松树的山冲,得名他腊。…[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初,因缺粮缺穿,青壮男人拿着刀四处“竹编手艺”谋生,故名那刀。…[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为“德母聋”,“德”为飞,“母”为马,“聋”为龙,像龙一样飞的马,得名迭亩龙。…[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尼”为黄牛,“腊”为山冲,即:放牧黄牛的山冲,故名尼腊。…[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弥勒”含义为红土,地处红色土质的地方,得名弥勒。…[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为“者卡”、“者”为硝,“卡”为村庄,即:有硝的村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为“其结”,含义为煮饭吃。此地是行人必经之路,行人都在这里煮饭吃,故名扯直。…[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甲”为冷,“乙”为水,“己”为旁边,即:冷箐水旁边,地处冷箐水旁边,得名甲乙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