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芒棒镇 | 隶属:腾冲市 |
行政代码:530581110 | 代码前6位:530581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5 | 邮政编码:679100 |
车牌代码:云M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300.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46万人 |
人口密度:约11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7个社区 |
芒棒,系傣语地名,意为“草皮坡上建寨子”。
芒棒镇位于腾冲县城东南部,高黎贡山北麓,龙川江两岸的河谷地带,东临保山市潞江乡,南与五合相连,西同腾越镇接壤,北与北海、曲石两乡毗邻,属腾冲东大门。世界-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是全乡东部的天然屏障。龙川江由北向南从中流过,把全乡分为东西两部份。全乡国土面积300.9平方公里,其中保护区面积54.4平方公里。境内多山地河谷,最高海拔3374.3米,最低海拔1200米,高海拔与低纬度相结合的特点,带来了立体气候的明显性和植物分布的差异性。年平均气温16.5度,年降雨量1450毫米至1800毫米。雨季主要集中在6—10月,约占年降雨量的80%。水资源丰富,甘露寺水库的存在成为灌溉的保障,龙川江流经辖
荣誉排行:
2021年3月,芒棒镇入选2020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
文化旅游:
所在地:芒棒镇、界头镇、中和镇、猴桥镇保护单位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北斋公房西坡古道石板路保护范围:东起北斋公房垭口,西至高良工小台地脚,左右两侧以路边5米为界。建设控制地带:
历史沿革:
明代时期,为刀氏土司所辖。
清代时期,属龙江练。
民国十八年(1929年),属第二区龙江乡。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为龙江乡。
1949年12月,属龙江区。
1950年10月,属第二区。
1958年11月,成立冲天公社。
1959年3月,更名芒棒公社。
1963年1月,为芒棒区。
1970年,复称芒棒公社。
1984年11月,复称芒棒区。
1988年12月,为芒棒乡。
2005年3月,撤销上营乡,并入芒棒乡。
201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芒棒”是傣族语音译地名,意为“草皮坡上的寨子”。…[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属龙江乡第九保,1950年为二区八村,1953年属清水乡,1961年为清水大队。1979年改为张家村大队,1984年为芒棒区张家村乡,1988年为…[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曼乃系傣族语地名,曼,是寨,乃,是傣语读(Ai),意即读书;曼乃,即读书的寨子;曼乃即曼乃村居民群居的乡村聚落;现为区域名,包括诸多小自然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马家村,居民大多数姓马的村落,即马氏族人群居的乡村聚落。…[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马场,旧时这里指放牧马群的地方;即马场居民群居的乡村聚落。…[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城河,即位于城子山和蛮垒河段的乡村聚落。…[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红豆树,当地称为红豆树的一种树木,位于一棵红豆树旁的乡村聚落。…[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上营,古军事地名;村民在驻扎过军营的地方建村形成乡村聚落。…[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郑山即是郑家管理的山,后有人家迁来居住形成村落。…[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赵营,赵姓将军屯过营故名;赵营,即赵家营居民群居的乡村聚落是基层群众性的自治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水塘,原驻地大水塘自然村,村内有一个大且漂亮的水塘,村民在有大水塘的地方聚居形成乡村聚落,后村委会迁往草皮街。…[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老桥头,在桥梁的一端,即老桥头在桥梁的一端居民群居的乡村聚落。…[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桥,桥梁;街,街道。驻地区域有一座古吊桥,人们在桥的周边建立集市进行交易,故名。桥街即位于桥边街边的乡村聚落;现为区域名,包括诸多小自然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田坡,在山坡旁有一块较大的水田;大田坡居民群居的乡村聚落。…[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窜龙,当地的山像龙一样窜出,即居民在像龙一样窜出群居的乡村聚落。…[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坪地,即泛指山区和丘陵地区局部的平地;居民在此群居的乡村聚落。…[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坪田,即泛指山区和丘陵地区局部的平地;村民在此建村形成的乡村聚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