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新平街道

地名:新平街道隶属文山市
行政代码:532601003代码前6位:532601
行政区域:云南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876 邮政编码:663000
车牌代码:云H行政级别:街道
辖区面积:约85.68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2.44万人
人口密度:约1452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1个社区
地名由来:

街道办事处驻地新平坝社区,故名。

基本介绍:

新平街道位于文山城南部,距市政府8公里,距州政府11公里,东与追栗街镇接壤,南与柳井乡、古木镇毗邻,西接开化街道,北与东山乡相连。

(一)人口:辖7个社区80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有45176人,其中户籍人口有35945人,有汉、壮、苗、彝、傣5种民族,其中少数民族23567人,少数民族人口占66.8%。

(二)资源:有国土面积85.68平方公里,有林地34589.9亩、耕地16250亩,坝区占60%,山区占40%;森林覆盖率约19.2%;过境河流有1条;年降雨量779毫米;政府所在地海拔1310米,境内最高海拔1983米,最低1097米。

(三)基础设施:境内有等级公路52公

+查看详细新平街道概况>>

历史沿革: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属牂牁郡进桑县所辖。

元属云南行中书省的临安路(府),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属教化三部之教化部,隶临安府,治所当在今皎花(原名大教化)、旧城等地。

清康熙六年(1667)设开化府即开化城。

清雍正八年(1730)设文山县,未遍入里甲,由府直属。

清宣统元年(1909)至1929年为文山县中区。

1930年为文山县第一区。

1937年设云集、威远2镇。

1950年1月7日,文山县城

+查看详细新平街道历史沿革>>

丽江古城
里布嘎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辖区在里布嘎村,故名。1950年为大里普行政村。1952年属西山乡。1958年属红旗公社,分别为里布嘎、大沟绞两个大队(管理区)。1963年为两个(…[详细]

新平坝社区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驻地位于新平坝,故名。2005年12月,新平坝社区从红旗社区分离出来,命名为新平坝社区居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红旗社区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原辖区内建立红旗农业生产合作社,故名。…[详细]

迷洒社区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此社区1950年属马关县古木区,先后为迷洒乡、迷洒倮族自治乡。1958年属文山县红旗公社,先后为大队、管理区。1963年为迷洒小公社。1966年至19…[详细]

高末社区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驻地位于高末小寨,故名。高末大队1950年属于大石洞行政村。1952年为高末乡。1958年属于红旗公社,高末大队后改管理区。1962年为高末公社。1…[详细]

盘龙社区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辖区内有盘龙体育馆,故名。1950年为大里普行政村。1952年属西山乡。1958年属红旗公社,分别为里布嘎、大沟绞两个大队(管理区)。1963年为两…[详细]

大沟绞社区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1950年为大沟绞行政村。1952年属西山乡。1958年属红旗公社,分别为里布嘎、大沟绞两个大队(管理区)。1963年为两个(小)公社。1966年改为…[详细]

腾龙社区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以辖区内腾龙路故名。2020年11月26日成立,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新安社区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取居民安居乐业的新社区为意,故名。2020年11月26日成立,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祥民社区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辖区内有祥民家园,故名。2020年11月26日成立,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学映社区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身处文山州职教园区(职教园区包含三鑫职业技术学院、文山州财校、文山州卫校、云南省文山农业学校、文山州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众多学府寓包围,意为学映文山…[详细]


以下地名与新平街道面积相当:
到新平街道必去著名景点

新平街道相关名人

新平街道特产与美食
新平街道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