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庙坝镇

地名:庙坝镇隶属盐津县
行政代码:530623105代码前6位:530623
行政区域:云南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870 邮政编码:657500
车牌代码:云C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345.2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3.87万人
人口密度:约112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个社区、10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明初修万寿、禹王、东皇、关帝等四座庙宇,后来人们以庙宇为中心,先后迁来,渐成集镇,故名庙坝。

基本介绍:

一、简介庙坝乡位于县境东南部白水江南北岸,距县城31公里。乡政府驻地以明初在坝内建有万寿、禹王、东鱼、关帝四大庙宇得名。东与四川省筠连县龙镇乡接壤,西南与彝良县牛街镇、两河乡相连,西靠柿子乡,北连盐井镇。境内最高点为朝天马主峰侧身岩,海拔2172米。乡政府所在地庙坝街海拔549米。全乡辖11个村民委员会,3个居民组,347个村民小组。2004年末,总人口10667户45796人;农业人口10107户43915人,占总人口数的95.89%;少数民族887户3854人;全乡面积34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40公顷,经济总收入5087.8万元,人均纯收入793元,粮食总产量12961吨。二、资

+查看详细庙坝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2年2月,云南省爱卫办命名庙坝镇为2025年度云南省卫生乡镇

历史沿革:

明初,属镇雄芒部府,隶云南布政司。

后镇雄改设芒部军民府,改隶四川布政司。

清嘉靖三年(1524年),分置彝良后,属彝良归化长官司。

民国元年(1912年),属彝良县。

1956年1月,划入盐津县,为第七区。

1958年10月,随县并入大关县。

1961年5月,盐津、大关分治,属盐津县。

1971年,称红星区。

1983年,改称庙坝区。

1988年3月,区改乡。

2010年4月,组建庙坝乡聚龙社区居民委员会。

2012

+查看详细庙坝镇历史沿革>>

山海洞风景区
聚龙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以青龙嘴、龙夹石、龙洞磅、龙爪背、龙后湾、二龙抢宝为名,得名聚龙。名聚龙。…[详细]

黄草社区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唐宋时期,在境内广泛种植一种叫黄草的药材,得名黄草。…[详细]

民政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坝内明朝初建有万寿宫、禹王宫、关帝庙而得名庙坝,后又因在解放前在此修建过衙门,主管民政,得名民政。…[详细]

麻柳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溪边,沿溪种有很多麻柳树,得名麻柳溪。…[详细]

石笋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在清朝嘉庆年间,在此有一座人工建筑石拱桥很高,得名高桥,后因境内有立石似笋,得名石笋。…[详细]

小寨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自然小寨村,住户较集中,得名小寨。…[详细]

流场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沙河,黑龙江与两河岩在境内汇合后称三江,驻地曾有街场,名“流三江场”后简称流场,得名流场。…[详细]

高坎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清代一家文姓大户在此地建房,建了一条5米多高的大保坎,为当地最高的保坎,得名高坎。因村民委员会驻地高坎子。…[详细]

茨竹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茨竹较多,得名茨竹。1956年从彝良县划入盐津县,属第七区;1962年起为茨竹公社;1969年起为茨竹大队;1984年起为茨竹乡;1988年起为…[详细]

楠木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多生长楠木,得名楠木。1956年从彝良县划入盐津县,属第七区;1962年起为楠木公社;1969年起为楠木大队;1984年起为楠木乡;1988年起…[详细]

大坝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处有一大平坝,得名大坝。1956年从彝良县划入盐津县。1962年称庙坝区大坝公社;1970年称庙坝公社大坝大队。1984年称庙坝区大坝乡。1988…[详细]

红碧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有一条河,上段曾叫红石溪,下段曾叫鼻河,后“鼻”演化为“碧”,得名红碧。…[详细]


还有3个地名与庙坝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庙坝镇面积相当:
到庙坝镇必去著名景点

庙坝镇相关名人

庙坝镇特产与美食
相关资讯
盐津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