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庙坝镇 | 隶属:城口县 |
行政代码:500229104 | 代码前6位:500229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590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90.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8764人 |
人口密度:约9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庙坝镇因镇政府驻地“山上一庙,山下一坝”而得名。
城口县辖镇。1913年属庙坝乡,1940年置庙双乡,1945年更名崇德乡,1954年改庙坝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25公里。面积90.8平方公里,人口0.7万。省道城(口)开(县)、城(口)万(源)公路境内交会。辖庙坝、九红、岩峰、同心、宝华、新民、关口、中坪、红山、草堂、黄葛、石桥12个村委会和庙坝场1个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薯类,特产茶叶、魔芋、猕猴桃和党参、天麻、杜仲等名贵药材。养殖业以生猪、黄牛、山羊为主。大理石矿产资源丰富。??.
清代,属九保二甲。
民国元年(1912年),属西区庙坝乡团。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三区庙坝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三区庙双乡。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庙双乡改为崇德乡。
1953年3月,崇德乡划为6小乡。
1954年2月,崇德划为庙坝、保华2小乡。
1956年11月,罗江、兴隆、庙坝、保华合并为庙坝乡。
1958年9月,庙坝乡改为庙坝公社。
1984年10月,庙坝公社改为庙坝乡。
199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社区名主要是以原来的庙子坝建有一庙,取其“庙”,三水汇集处形成较大一坝,故取其“坝”,故名庙坝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庙坝原名保正坪,道光二年修关庙,改为庙坝,故名庙坝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红岩村是重庆市城口县庙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该村是四村合一村,以原来的石桥村,取其“石”,希望合并后的村兴旺发达,故名石兴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铜关口两山夹峙,村子在关口内,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故名关内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形似一个寨子得名”天保寨“,建村时随此名,故名天保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排山即三排山,三座山基体相连,故名排山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南坪村取其“南”,高坪村取其“坪”,构成南坪,以此为村名,故名南坪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有一罗姓富人十分出名,并建了一座家庙,前面有一条河成“Z”形,形似折江,故名罗江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寓意“兴旺发达”,故名兴旺村。1956年建兴隆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更名为兴隆大队。1984年更名为兴隆村,设立兴隆村村民委员会,属罗江乡…[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香即指枫香树,溪即指罗江河,故名香溪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