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漕涧镇 | 隶属:云龙县 |
行政代码:532929103 | 代码前6位:532929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2 | 邮政编码:672700 |
车牌代码:云L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393.6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1万人 |
人口密度:约7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7个行政村 |
因驻地东有漕河,西有涧水而得名。
基本介绍:
位于县境西南部,镇政府驻地漕涧距县城120千米,国土面积为393.65平方千米,东靠三崇山与旧州镇相交,南与保山市瓦窑乡接壤,西与保山市坟上、瓦马相邻,北与沪水县老窝乡以打虎箐、阿课勇种为界。漕涧镇是大理、保山、怒江三州(市)的结合部,是大理州的西大门。辖漕涧、仁德、仁山、铁厂、大坪、鹿山、新胜 7个村民委员会,200个村民小组,156个自然村。年末全镇总户数为8930户,总人口为34141人,其中农业人口为3154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1‰;年末劳动力15667人,其中乡村从业人员15354人。共有15个民族,其中白族25566人,汉族4858人,阿昌族2336人,彝族779人,苗族51
荣誉排行:
2014年7月,漕涧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历史沿革:
西汉时,漕涧地区曾是唐县的治所,漕涧古称“早竹”村。
明朝洪武十五年在今仁山村设漕涧土千总。
清初改为荣里。
民国初改不第四区,并设立县佐。
民国十九年改为第五区。
民国二十五年裁撤。
民国二十八年又改为永丰乡。
1949年改漕涧区。
1955年3月划归怒江州泸水县,当年11月份归回云龙县。
1984年改为漕涧镇,一直沿袭至今。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西汉109年,漕涧设嶲唐县治,后改设益州郡,69年郡治迁永昌,嶲唐后继称早竹,荣里,故而得名。居委会因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唐朝时地方人将上澡塘河取名为漕河,将当时的类水河(即今天的空讲河)取名为涧水,将两河之名首字合并,得名漕涧。居委会因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位于区的南部,地处山间盆地,仁德名系解放后所取,含嘉言吉兆,取名仁德。…[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仁山一名为解放后所取,地处山间盆地,山坡上住着仁义道德、理智诚信的人家户。…[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末年间,有何姓铁匠在该地形似马鹿的大石下置炉从商,得名鹿山。…[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叫仁贵村,由于工作组看到山高坡陡不愿再来,当时干部为了吸引工作组故取名为大坪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新胜一名系解放后所取,为新胜利之意。解放初曾设第五区新胜村,1956年设漕涧镇新胜乡,1958年设漕涧公社新胜管理区,1963年设漕涧区新胜公社,19…[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清朝初期,村中段如智等人集股开凿铁矿冶炼铁,得名铁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