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诺邓镇 | 隶属:云龙县 |
行政代码:532929101 | 代码前6位:532929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2 | 邮政编码:672700 |
车牌代码:云L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400.0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93万人 |
人口密度:约7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9个行政村 |
诺邓镇因境内有中国首批“中国景观村落”,云南十大旅游古镇之一的诺邓村得名。
基本介绍:
诺邓镇位于县境中部,东连关坪乡、南接宝丰乡、西邻旧州镇、北界检槽乡和长新乡,是全县政治、文化、商贸、信息中心,境内最高海拔2930米,最低海拔1600米,海拔高差133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干凉同季,雨热同期,具有独特的立体气候时有“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小区气候环境。全镇辖青松、和平、象麓、诺邓、果郎、杏林、永安、龙飞、天池、天灯10个村民委员会和石门社区,166个村民小组,212个自然村。国土面积400.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060亩,长期居住着彝、白、哈尼、壮、傣、苗、傈僳、回、纳西、景颇、瑶、阿昌、蒙古、布衣、普米、土家、汉族17个民族 。
诺邓镇内森林资源丰富多样,以云南松
荣誉排行:
2023年3月,诺邓镇被认定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火腿)。
2014年7月,诺邓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文化旅游:
诺邓古村位于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城以北的深山里,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白族村寨,全国首批“中国景观村落”,云南十大旅游古镇之一。诺邓是一个因盐业而发展起来的古村落,长期以煮盐为生,曾一度是封建
1、千古盐井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征服云南,置益州郡,下辖24县,其中比苏县即在以诺邓为中心的沘江流域,“比苏”是僰语,意为“有盐的地方”。诺邓盐井自汉朝开采以来至今历两千余年,在这口深深的
虎头山古建筑群虎头山古建筑群位于云龙县石门镇南,因山顶崛起一嵯峨巨石,如虎头而得名,是以道教为主的古建筑群。据《虎山碑记》载:“虎头寺原有一间山神庙,清道光年间陆续建老君殿和财神殿等寺观。清
玉皇阁建筑群玉皇阁建筑群位于云龙县石门镇诺邓村,距县城约7公里。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维修扩建,清咸丰七年(1857年)部分建筑毁于兵燹,光绪年间陆续修复。现存建筑以玉
太极图是,天然形成的一个八卦图,多数都是从诺邓拼车或者自驾去的,那里没有公共交通,上去不是很方便!诺邓河和澜沧江支流沘江交汇处,组成一个“S”型的大湾子,形成了类似道教“太极图”的奇妙天然景
历史沿革:
明代,原石门镇辖区属上五井土巡检(衙门设于大井)。
原果郎乡辖区分属师井、上五井2土巡检。
清代,原果郎乡辖区分属师里、上五井里、诺里。
民国元年(1912年),上五井里改为东路乡。
民国三年(1914年),石门镇属第一区。
原果郎乡辖区分属一区和二区。
民国十八年(1929年),县治由宝丰迁至石门。
民国十九年(1930年),原果郎乡辖区分属一区和三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东路乡改为上里镇。
原果郎乡辖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当初进入该地的路口处比较狭窄,两边悬崖陡壁,形如一道门,得名。因社区居委会驻地在石门。…[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2019年易地搬迁安置点于2017年在此选址,2018年开始建设,2019年10月建成。含义是让搬迁来的群众,欢聚一堂,过上幸福生活,并名命名为福堂,…[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朝乾隆年间沘江上(现桥头自然村)建有一座桥,桥上有一副对联“进履留侯修正果,题桥司马是奇郎”,上下联的最后两字是果郎,以此桥联得名。因社区居委会驻地…[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一是:该地区原有两片区,下片为青石岩,上片为松鹤,一片取一字合为青松;二是:该片区原是茂密的松树林,一眼望去山青水秀,风景优美而取名青松,含义是居住在…[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当地人民向往和平,得名和平村。解放初属上里分区,1956年属石门镇设和平乡,1958年属新云镇设和平管理区,1961年属新云镇设和平大队,1962年属…[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象麓村解放初属上里分区,1951年属青云镇,翌年称新云镇,1962年属石门镇为设象麓小公社,1958年属石门镇设象麓管理区,1963年属石门镇设象麓公…[详细]
诺邓村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境内,自唐代南诏时期以来近1300年村名一直没有改变,是滇西北地区年代最久远的村落。 汉代,这里的盐业经济…[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原皂角场内有很古老的老杏树,1952年间成立村政府后以皂角场内的古杏树为名,改为杏林。…[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过去此处有一温泉,有一对联曰“汤水流邓邑,嵩山围村来”,固汤邓两字为对联,后此地有一座桥名为永安桥,得名永安。…[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811-1911年,宝丰地主雇工人到龙飞场伐木砍柴,用人工筑拦河坝,陆续把木料和柴火冲到宝丰,因大量砍伐,生态破坏严重,经常发生泥石流洪灾,约在19…[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挨近天池水库,得名天池村。解放初1950年曾设云龙第一区天池村,1956年设云龙第二区天池乡,1963年设石门区天池公社,1970年设石门公社天池大…[详细]
诺邓火腿是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诺邓村的特产。白族诺邓火腿的配料独特,制作精细,质优而味美,切口肉色嫩红,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和白族同胞腌腊制品的风格。诺邓火腿与宣威火腿、鹤庆的圆腿并称为云南三大著名火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