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大田街道

地名:大田街道隶属临海市
行政代码:331082004代码前6位:331082
行政区域:浙江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长途区号:0576 邮政编码:318000
车牌代码:浙J行政级别:街道
辖区面积:约6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3.78万人
人口密度:600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个社区、29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有一块达七亩(俗称七亩田)的大田。

荣誉排行:

2022年11月,大田街道被确定为浙江省数字生活新服务特色镇,创建领域为数字商贸。

2019年6月,大田街道入选2018年度“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大田板龙)。

基本介绍:

大田街道位于临海城区的东大门,是临海的工业新城、城市新区。辖区面积65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8.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15万,外来人口1.2万,下辖27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

大田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清雍正年间,就设有“大田市”,素有“走过大田,诵过三年”的美誉。台州文化始祖郑虔陵墓、千年古刹0寺、城隍庙等名胜古迹至今仍然保留完好。大田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是台州陆上交通枢纽,浙中内地和浙东沿海的主要通道,素有“浙东门户、沿海纽带”之称。甬台温高速公路、34省道、75省道横贯全境,甬台温高速公路“临海北”互通道口设街道城区东部,境内铁路大道是车站连接城区的主要通道。近年来,大田街道紧紧围

+查看详细大田街道概况>>

文化旅游:

郑虔墓

郑虔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唐-清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郑虔墓,位于临海市大田街道白石村金鸡山东麓。1986年10月17日,临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8月2

大田马氏庄园

大田马氏庄园位于临海市大田街道,年代为民国。马氏庄园,俗称马家大透屋。位于临海市大田街道下沙屠村西南村口。2006年12月4日公布为“临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

历史沿革:

宋时属重晖乡;元时分属七都、八都、十都部分;清时属重晖乡的大田庄、白石庄、岭外庄及清化乡的下沙庄;光绪三十四年(1908)属第二区大邵镇部分;民国时属东塍区大田镇;1949年6月设大田区;1950年分别设立大田镇、大田乡、岭外乡、岭里乡、上沙乡,属大田区;1952年辖大田镇、大田乡、上沙乡、岭外乡、岭里乡;1956年大田镇和大田乡合并为大田乡,上沙乡与岭外乡部分划归大田乡;1958年为大田管理区、

+查看详细大田街道历史沿革>>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浦山社区是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大田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花园社区是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大田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村居大田老街上段位置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归属大田镇上街头村,1956年成立西村高级社,属大田乡,1958年为大田管理区西村生产队,1961年建…[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村中有一座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的石头古桥横跨河港,名大田桥,村以桥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村内主街道与大田老街垂直俗称横街,便以街为村名。…[详细]

下高村位于34省道沿线,距离甬台温高速公路临海北出口不到3公里,地处大田街道中心地段,东方大道横贯全村,与上街头村相望,南邻横街村,北与方家弄村接壤。…[详细]

黄土岭殿地处双山、方家弄两村交界处,座落于35省道旁。该殿是古代临海通往杭州的官道必经之地,也是古代官道上的休息地。该殿附近环境优美,殿内香火旺盛,是…[详细]

方家弄村位于浙江省临海市大田街道,属于东部沿海开发区,是大田初级中学所在地,距离临海城12公里。近年来,村交通十分便利,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建设面貌日新…[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传说有人在此地挖到白色巨石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大田乡第三村,1956年成立白石高级社,属大田乡,1958年为大田管理区白石生产队,1961年建…[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位于马料山、虎石山中间山岙里如一孔之岙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据传从前有一姓何的乡宦,在此地造墓,强留路过的人为他掘土筑“风水岗”,即使文武官员到此也要下马、下轿掘土三畚箕。有一次一少年路过坚决拒绝,群众也借机散…[详细]

横溪村地处大田街道北面地段,同甬临公路和北高速公路道口相连接,交通便捷,属临海经济开发区。全村共有390户,人口1193人,其中党员28人,党支部5人…[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地处下沙,马姓人始居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开石乡第四村,1956年成立上庄高级社,属大田乡,1958年为朝阳管理区上庄生产队,1961年建立上…[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村处大田港下沙,居民以周姓为主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开石乡第四村,1956年成立下沙周高级社,属上沙乡,1958年为朝阳管理区下沙周生产队,1…[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故一带山麓连村聚处皆名下沙。上村为下沙屠,旧本屠姓所居。…[详细]

朝阳村位于大田街道的东面,东方大道贯穿其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一个适宜人居的地方! 本村下辖2个自然村,分别是虹桥,庄头,全村总人口1138…[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据古代建台州府城时候,在选址现青田和现古城两地有争议,后通过秤泥土的比重来决定城址,结果此地泥土比现台州府城的泥土每斤轻一钱,因此选择在现古城,后此地…[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位于古刹法轮寺后面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岩潭乡寺后村,1956年成立寺后高级社,属大田乡,1958年为朝阳管理区寺后生产队,1961年建立寺后…[详细]

1999年临海市经济强村;2003年评为临海市亿元村;2004年被评为临海市级文明村、2004、2005年连续两年被临海市评为“五好党组织” 、200…[详细]

石门村地处大田街道西侧岭外片,距离街区10公里左右。全村共有耕地200亩,山林面积达2600亩。目前在册270户,800人口,党员共有12名,4名入党…[详细]

桥坑村位于大田街道西北角,属于岭外区,桥坑地肥水美、民风淳朴,物产丰富,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从大田三角公园坐公交车到桥坑需要20分钟的路程,沿途…[详细]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位于大田老街下段得名。下街头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大田镇下街头村,1956年成立东村高级社,属大田乡,1958年为大田管理区东村生产队,1961年…[详细]

上沙村位于临海东城区,距市政府所在地15公里,离大田街道办事处所在地5公里,东邻东塍镇,紧邻甬台温高速临海北收费站,75省道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详细]

区划代码:~240,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紧靠大田,村民以刘姓为主得名。大田刘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大田镇大田刘村,1956年成立大田刘高级社,属大田乡,1958年为大田管理区大田刘生产队…[详细]

区划代码:~24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田圳村和大脉岭村合并而成。田圳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岭外乡第一村,1956年成立岭外乡第五高级社,1958年为大田管理区田俊生产队,1961年建立…[详细]

双庙村位于大田街道的西部,地属稍偏远的岭外片。全村共有人口906,其中党员15人,村两委11人。本村属于山区,耕地少,林地多,山上多种植竹子。村民以养…[详细]

区划代码:~24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岭下村、岭外村合并而成。岭下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岭外乡第五村,1956年成立岭下高级社,属岭外乡,1958年为岭外管理区岭下生产队,1961年建…[详细]

大屋村四面环山,一公路横贯东西。东为岭里村,南为山里村,西接桥坑村,北面倚山而坐。共300多户人家,总计人口900多人,多数在外,常驻300左右人口。…[详细]

岭里村坐落于大田街道北面,属岭外办事处,是临海的杨梅基地。全村共有502个人口。村区域面积0.3平方公里,山林面积200亩,森林覆盖率44.4%,村民…[详细]

岭坑村属于典型的山区乡村,地处大田街道西侧岭外片,距离街区10公里。村辖区耕地面积达140亩,山林面积达2300亩,共有140户,计380人口。岭坑村…[详细]

谢家岙村全村人口378人,地处大田街道岭外工作区,风光秀丽,空气清新,是休闲养生的首选。村民和善纯朴,踏实勤劳,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简单充实的生活。谢家…[详细]


以下地名与大田街道面积相当:

相关资讯
临海市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