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龙南乡 | 隶属:龙泉市 |
行政代码:331181207 | 代码前6位:331181 |
行政区域:浙江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78 | 邮政编码:323000 |
车牌代码:浙K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21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17万人 |
人口密度:约10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5个行政村 |
地处龙泉市区东南部,故名龙南。
基本介绍:
龙南乡位于龙泉市东南部,面积212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98个自然村,由建龙、建兴、义和、龙南四个管理区组成,人口21742人,工农业总产值5505元,人均收入1551元。乡政府所在地蛟垟距龙泉市区55公里。龙南民风俭朴,许多地方都保护着以前的风俗、传统,民风纯朴。龙南是高山地区,境内在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凤阳山的自然保护区,区内有许多珍稀野生保护动物,在保护区内还有黄茅尖为-第一高峰,海拔1929米,登山爱好者以登上此山为荣,同时,黄茅尖也是一处风景优美景点。在凤阳山下,有一处由八方村民筹建的凤阳庙,每年来此朝拜的香客络绎不绝,主要是外出做香菇的菇民他们乞求香菇取得好收成。近年来,绿色无公
荣誉排行:
2021年12月,龙南乡被命名为2021年浙江省卫生乡镇。
2011年12月,第九批浙江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龙南乡榜上有名。
文化旅游:
蛟龙廊桥位于龙南乡蛟垟村中。村北山峦起伏,形如蛟龙。村西南为田垟坑,溪名蛟垟源,因山水得名。村舍集中在垟北山岙中,呈团聚状。蛟龙廊桥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为单孔石拱廊屋桥,净跨7.3
福善桥位于龙南乡上南坑村尾水口,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为单孔石拱屋桥,横跨上南坑(涧),净跨7.6米,矢高5米,桥长23.1米,面宽3.69米。桥屋11间,单檐双坡顶。当心间升起,重
历史沿革:
清属龙泉乡(建德乡)廿二都。
民国为安仁区龙南乡。
1951年分为龙南、建龙2乡,1956年两乡合并复名龙南乡。
1958年建立龙南公社,辖建兴、义和、龙南三个管理区。
1961年改公社为区,管理区为公社,所辖区域不变。
1964年撤销龙南区,所辖三个公社均并入安仁区。
1981年恢复龙南区,辖区依旧例。
1984年5月,所辖的3个公社改称乡。
1985年7月,所辖的龙南乡分出建龙乡。
1992年4月撤区扩镇并乡时
蛟垟村为龙南乡人民政府驻地。全村共有农户350户,人口1062人,有山林面积5362亩,耕地面积1349亩,2012年村人均收入8499元。 蛟…[详细]
黄万岱村位于云和景宁交界处803县道边上,属龙南乡建龙管理区.。全村共有人口639人,21名党员,7个生产小组,有9579亩山林,793亩水田,201…[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五星行政村,村民委员会驻杨山头,因该打队系五个村组成,故名。…[详细]
下田村:由原下田、底村、曲岱等3村合并而来。…[详细]
粗溪村由5个自然村组成,属龙南乡义和管理区,距离乡镇府12公里。全村共有人口907人,22名党员,9个生产小组,山林面积10853亩,420亩水田,村…[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处山坞坑边,故名。1951年属义和乡第七行政村。1961年改称义和公社坞坑大队,1984年5月改义和乡坞坑行政村。1992年4月撤区、扩镇、并乡,义…[详细]
大垟村:由原垟尾、黄大坑等2村合并而来。…[详细]
建龙村:由原石械、下南坑、上南坑、龙井等4村合并而来。…[详细]
竹川村:由原麻竹坑、横川等2村合并而来。…[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三个村都位于龙泉山(原凤阳山)脚下,毗邻景区。…[详细]
双溪村与龙案村村名相结合。1951年为龙溪乡第八行政村,1961年改称建兴公社双溪大队。1984年5月改建兴乡双溪行政村。1992年4月撤区、扩镇、并…[详细]
金川村和兴和村村名相结合。1951年属义和乡第八行政村,1961年划归建兴公社,改称金坑大队,1982年因重名更名金川大队,1984年5月改建兴乡金川…[详细]
建兴村:由原大庄、叶村、上兴等3村合并而来。…[详细]
东峰村:由原北公、庵边、东坑等3村合并而来。…[详细]
区划代码:~24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周山头村与青庄村村名相结合。1951年为金田乡第一行政村,1961年改义和公社周山头大队,1984年5月改义和乡周山头行政村,1992年4月撤区、扩镇…[详细]
龙南田螺 龙南乡系龙泉海拔最高的乡镇,这千米以上的田垅里所产的高山田螺,个大,壳脆肉嫩,加上紫苏、生姜和青椒等佐料,味道特别鲜美,系一方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