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峰江街道
地名:峰江街道 | 隶属:路桥区 |
行政代码:331004006 | 代码前6位:331004 |
行政区域:浙江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76 | 邮政编码:318000 |
车牌代码:浙J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27.7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4.23万人 |
人口密度:152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20个行政村 |
白枫桥西靠高耸入云的山峰,东临横贯温黄两县的南官河,取二地“峰、河”两字组合。或因南“江”北“河”,或南方河流多称“江”,以“峰”“江”沿用。《民国黄岩县新志稿》:1947年乡镇调整保甲街村管辖表:峰江乡辖二十四保。
荣誉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峰江街道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峰江街道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峰江街道榜上有名。
基本介绍:
峰江街道位于台州市区南大门,南邻泽国,东接新桥,北连路南,西界螺洋,104国道、路泽太一级公路纵贯南北。面积27.74平方公里,2005年下辖30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户籍人口4.23万人,流动人口4万馀人。行政中心设浮排居,办公地址为峰江街道银水路199号,邮编:318054。2005年,全街道实现工业总产值93.34亿元,财政收入1.3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0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664元。
上世纪90年代末在辖区内梅屿山出土的商代文物石斧,把路桥的历史往前推了500多年。 1949年8月,建立峰江乡,直属黄岩县(1951年起,峰江属新桥区公所;1961年9月起,属新桥区革命
历史沿革:
1949年5月梅枫乡,白枫桥乡,江左乡合并,设峰江乡。
属路桥区。
1951年,属新桥区公所。
1956年安溶乡并入。
属新桥区。
1958年11月人民公社化运动改为新桥人民公社峰江管理区。
1961年9月改峰江公社。
1969年6月改公社革委会。
1983年12月复置峰江乡。
1992年5月撤扩并时,清陶、保全二乡合入,改峰江镇。
1994年8月,路桥成立县级区,峰江镇属路桥区管辖。
2002年4月,撤销峰江镇设峰江
山后许居位于路桥南官河西侧,104国道纵贯南北,白金公路的起点,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四通八达。行政辖区面积0.57平方公里,辖8个居民小组,399户…[详细]
浮排居位于峰江街道中心区域,办事处所在地,是峰江街道的行政中心和文化中心,104国道和白金线穿境而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村有耕地822亩。现有常住人…[详细]
白枫桥居位于峰江街道中部,104国道、白金线的穿境而过,主要分布在104国道两侧,总人口1023人。白枫桥菜市场作为街道居民“菜篮子”商品供应的主要场…[详细]
兴峰社区位于峰江街道中心地段,北至浮排居,南至白枫桥居,西至104线,东至玉浮路。社区共有764户1167人,社区工作人员6人,党员28人。兴峰社区通…[详细]
白枫岙村位于峰江街道西面,三面环山,东临山后许村,西邻螺洋,北邻路南,白金线(白枫岙至金清)始于。村域面积4平方公里,其中农田千余亩,林地面积2000…[详细]
施家村共有村民小组11个,村级户籍人口347户,举家外出15户,外来人口20户,常住人口1378人,党员39人。箱包制造是施家村的主要产业,全村有大大…[详细]
李蓍埭村位于路桥城区南大门,南于温岭市泽国镇相邻,紧邻104国道和104复线,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有面积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93户,1403人,…[详细]
玉露洋村位于峰江街道中心城区,东与施家村、左川胡村接壤,南与黄施洋村、后黄村接壤,西北与浮排居接壤,总面积1.1平方公里。全村1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详细]
左川胡村位于峰江街道东面,东接孙家村,西接玉露洋村,南接后黄村,北邻白金公路与蒋僧桥村连接。占地面积约为1平方公里,共有村民1485人,404户,外来…[详细]
上陶村位于峰江街道东部,东界路泽太一级公路,南接八份村,西邻葛家村,北连施家村,村区域面积1.7平方公里,本地总户数为430户,常住人口2083人,外…[详细]
谷岙村位于峰江街道西南面,东与安溶村交界,南与苍东、苍西村交界,西与螺洋街道下寺前村交界,北于白枫岙村交界,面积约1.2平方公里。全村有295户,常住…[详细]
安溶村位于峰江街道中西部,北靠莲花山,南对苍西村,东接下泾头村,西与谷岙村相邻,距路桥城区约8公里,离街道驻地约4公里,全村下辖16个村民小组,5个自…[详细]
上蔡村是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外来务工人员集聚的村居,地处路桥区南大南,东与104国道穿境而过,南与温岭市工贸重镇泽国相领,总面积约0.7平方公里,全村…[详细]
下陶村位于峰江街道东北侧,辖区面积1046亩,路泽太一级公路穿境而过,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水域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全村有1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详细]
区划代码:~28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亭屿、十份二行政村规模调整合并,村民希望二村合并后,产业兴隆、家族兴旺,财源广进,故名兴源村。…[详细]
区划代码:~284,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下泾头、西山二行政村规模调整合并,取下泾头的“泾”、西山的“山”,故名泾山村。…[详细]
区划代码:~285,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葛家、八份二行政村规模调整合并,寓意新村建立后万事如意、兴旺发达,故名万达村。…[详细]
区划代码:~286,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沧前、车家二行政村规模调整合并,沿用历史村名沧前,寓意新村新气象,故名沧前村。…[详细]
蒋僧桥村位处峰江街道东端、靠近新桥镇,紧邻路泽太一级公路,省道白剑线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现有15个村民小组,本地户籍350户、1339人,党员48…[详细]
区划代码:~288,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打网桥、后黄二行政村规模调整合并,二村原属保全乡、沿用历史地名、故名保全村。…[详细]
黄施洋村位于峰江街道南面,紧靠104国道东侧,全村常住人口1520入,2009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77亿元,集体经济总收入86.5万元,人均纯收入1…[详细]
区划代码:~290,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钟家、下洪洋二行政村规模调整合并,取钟家的“钟”、下洪洋的“洋”,故名钟洋村。…[详细]
区划代码:~29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桥洋、路西二行政村规模调整合并,因二村位在峰江街道的南面、故名峰南村。…[详细]
区划代码:~29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苍东、苍西二行政村规模调整合并,沿用所在地历史名苍屿,故名苍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