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诸桥社区 | 隶属:转塘街道 |
行政代码:330106010009 | 代码前6位:330106 |
行政区域:浙江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71 | 邮政编码:310000 |
城乡分类:主城区 | 分类代码:111 |
车牌代码:浙A | 行政级别:社区 |
基本介绍:
大诸桥社区位于转塘街道以东一公里处,东临杭州宋城,西邻午山社区,南靠龙王沙社区,之江大道穿村而过,村庄座落在大诸桥两侧,村庄以桥得名,故称大诸桥。
大诸桥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乾隆下江南时,发现钱塘江潮水隐患严重,两岸常受潮水的侵扰,便从浙江海盐沿江至转塘狮子口用条石砌成古海塘,同时建成大诸桥,大诸桥边的古海塘至今保留完好。该桥自二〇〇〇年七月九日被杭州市人民政府列入市重点文保点。该村落起源于五百多年前,有朱(诸)姓人家从绍兴平阳迁居而来;汪姓则从安徽徽州迁徙至此,历史上的大诸桥是上泗地区的交通咽喉,水路交通发达,乡民外出进城一般都在大诸桥坐船,村里有十几户人家以摆渡为业。新中国成立初期
大诸桥位于转塘镇大诸桥村百子山前,现村委会附近,南北向跨大诸河口。《咸淳临安志》卷二十一:“朱桥在徐范村”,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移建至现址。现桥为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重建。桥为单
历史沿革:
社区前身为大诸桥行政村。
有大诸桥1个自然村。
2002年6月撤村,成立大诸桥社区。
大诸桥社区附近有大诸桥、杭州西湖、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浙江省博物馆、宋城、中国丝绸博物馆等旅游景点,有西湖莼菜、西湖龙井、幸福双、栗子冬菇、西湖藕粉、西湖醋鱼等特产,有西湖绸伞制作技艺、西湖传说、蒋村柿产品传统加工技艺、端午节(蒋村龙舟胜会)、九曲红梅红茶制作技艺、杭州雕版印刷技艺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