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泗门镇镇北村
地名:镇北村 | 隶属:泗门镇 |
行政代码:330281103210 | 代码前6位:330281 |
行政区域:浙江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74 | 邮政编码:315000 |
城乡分类:镇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22 |
车牌代码:浙B | 行政级别:村 |
因位于泗门镇建成区北,故名。
荣誉排行:
2021年2月,浙江林业局公布2020年浙江省“一村万树”示范村,镇北村上榜。
基本介绍:
镇北村位于全国文明镇余姚市泗门镇的北郊,地处姚西北平原的中心地段。南靠329国道(泗门镇);东临朗海公路(海南村);西接光明公路(谢家路村);北频杭州湾畔(相公潭村、陶家路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离杭州湾跨海大桥仅只12公里,329国道复线经直我村横穿而过;是余姚发展经济、开发生态资源的热地,也是杭州湾滨海工业园区的核心地带。
全村总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面积2132亩,在册农户731户,人口2252人,外来人口350人。全村以党总支为核心,有三套班子成员8人(其中一名大学生村官),下设4个党支部。5个党教活动点,有党员113名,8个村民小组,47名村民代表。全
泗门光明粮站位于泗门镇镇北村谢家路自然村,原为万胜、湖北、夹塘三乡共用粮站,占地近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呈蜂窝状,由六座六角形建筑连体组成。该粮仓造型别致,风格独特,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粮仓
历史沿革:
1949年属余姚县泗门镇十一保、明风乡六、七保,1950年为泗北乡二、三村,1954年划归慈溪县。
1956年为塘后乡,1966年塘后公社红旗、三爱大队。
1979年又复归余姚县。
1981年更名为塘后公社夹长路、后海舍大队,1983年更名为塘后乡夹长路、后海舍村民委员会,1989年塘后乡并入泗门镇,村委会名称不变。
2001年4月夹长路、后海舍两村合并,更名为泗门镇镇北村村民委员会。
镇北村附近有泗门光明粮站、河姆渡遗址、天下玉苑、丹山赤水、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黄贤森林旅游区等旅游景点,有余姚杨梅、余姚榨菜、余姚咸蛋、余姚皮蛋、余姚茭白、余姚甲鱼等特产,有余姚剪纸、四明内家拳、余姚土布制作技艺、余姚草编技艺、胡氏中医外科、余姚笋干菜腌制技艺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