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安澜镇 | 隶属:巴南区 |
行政代码:500113107 | 代码前6位:500113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132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22.4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47万人 |
人口密度:约12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14个行政村 |
安澜镇因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于此地建造的安澜桥而得名。
安澜镇地处巴南区西南部,东临跳石镇,南连綦江县,西与江津市接壤,北靠一品镇。镇政府所在地至渝黔高速路一品出口3公里,距市中心30公里。2001年7月,乡镇建制调整,将原安澜镇、龙岗乡、南龙乡、仁流乡合并为安澜镇,全镇幅员面积122.42公里,耕地面积4.5万亩。辖14个行政村,178个合作社,4个居委会,总人口近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万人2001年建制调整以来,新一届镇党委、政府以党的十五大、-精神、-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专心致志谋发展,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突破口,以增加农民收入、增强财力为根本出发点,千方百计凝聚人心,狠抓特色农
文化旅游:
石油沟气田巴一号井旧址位于巴南区安澜镇石油沟村,时代为1937年。2024年,石油沟气田巴一号井旧址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1952年,从一品乡、龙岗乡析出建安澜乡。
1956年1月,裁安澜乡,所辖各回原属;同年11月,复置安澜乡。
1958年9月,建安澜公社。
1959年,改为安澜管理区。
1960年,安澜管理区复为安澜公社。
1966年初,安澜公社易名钢花公社。
1968年,复名安澜公社。
1982年,安澜公社改为安澜乡。
1992年,由安澜乡改为安澜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建有一桥,以安度狂澜之意,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以地处平坝、有两溪汇合、形如“人”字得名“人流坝”,后因“人”与“仁”同音,转写为仁流坝,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此地原有一场集,群众俗称南龙场。1996年设立南龙居委会。2001年改为安澜镇南龙社区居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传闻此山岗中有龙,得名。1996年龙岗乡设立龙岗居委会。2001年改为安澜镇龙岗社区居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有五条通往各乡镇的大路,得名。1952年设五通村,1958年为五通大队,1982年复名为五通村,2002年原五通村、郭家咀村、河坝村合并为五通村,地…[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多田塆,并且通往乡镇的路非常弯曲,俗称塆塆,“塆”习作“湾”,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位于坪上,俗称楒林坪,思与楒谐音,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居民在此院子内居住,期望如在一个大家庭般和谐,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期望居民健康长寿,永远年轻,得名。1952年设桥各村,1958年为永寿大队,1982年为永寿村,2004年原益合村、寿村合并为永寿村,地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位于一座山顶,倒置,得名。1996年原顶山村、小冲村合并为顶山村,地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位于平坦的河滩边,得名。1952年设红星村,1958年为红星大队,1981年更名平滩大队,1982年合并为茶山村,1985年平滩村从茶山村分离出,…[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地处岚垭上,石板多,得名。1952年设石龙村;1958年改为石龙大队;1981年改为石板垭大队;1982年改为石板垭村,1997年原石板垭村、新市村…[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湾地形似小龙下河吃水,得名。1952年设小龙村,1958年为小龙大队。1982年改名为小龙村,2001年取名小龙村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沟原产石油,得名。1952年设后坝村。1958年为后坝大队。1981年改为石油沟大队。1982年为石油沟村。1996年原水口庙村、同合村并入石油沟…[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位于一平坝之上,得名。1952年设四合村,1958年为四合大队,1981年更名坝上大队,1982年为坝上村。2001年土岩村并入坝上村。2004年…[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原有一寺庙,称巴联,得名。1982年原李家村、朱家村、巴联村、九井村合并成巴联村,地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地形极像一个大棋盘,得名。1987年原玉田村、田竹村、西山村、雄岩村、棋盘村合并为棋盘村,地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多种柑子树,盛产柑子,得名。2002年原柑子村、华丰村、袁家村合并为柑子村,地名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