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

地名:木洞镇隶属巴南区
行政代码:500113109代码前6位:500113
行政区域:重庆市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23 邮政编码:401320
车牌代码:渝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04.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3.17万人
人口密度:约304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4个社区、14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相传明代,在木洞镇一带建禹王庙,所需木材从镇以西约500米的石洞中取出,木洞镇由此得名。

基本介绍:

巴南区木洞镇历史悠久,普子岩长江水文标记记载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是明清两代商贾云集,产品集散交易的有名古镇。全镇辖区面积104.3平方公里,城镇建筑面积1.5平方公里,城镇居住人口1.5万人,城镇化率达30%。全镇辖有3个社区,28个行政村,107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43924人,耕地面积44422亩。

木洞人杰地灵。原国民革命-秘书长杨沧白先生、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第一位杰出的女大使丁雪松、原任全国妇联副主席黄启璪等名人均出生在木洞,原重庆市政协主席张文彬也曾在木洞工作奋斗过。民国前一度时间称木洞镇为沧白镇,杨沧白生长生活过的街叫沧白街,现木洞镇正在动工修建杨沧白纪念馆。

+查看详细木洞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木洞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4年7月,木洞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文化旅游:

杨沧白故居及墓

杨沧白故居及墓位于巴南区木洞镇(故居)、东泉镇东泉村(墓),时代为清(故居)、1984(墓)。杨沧白故居位于重庆巴南木洞镇,1946年为纪念杨沧白先生,木洞镇易名沧白镇。解放后改称木洞镇。杨

历史沿革:

清末,设木洞镇。

民国元年(1912年)初,名木洞场,为乡级政区建制;民国十八年(1929年),称木洞里。

民国十九年(1930年)6月,复设木洞镇;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为木洞联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复为木洞镇;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木洞镇因其为民主革命先驱杨沧白故乡,易名沧白镇。

1949年后,沧白镇改称木洞镇。

1952年11月,划木洞镇、栋青乡部分建水口乡;同年12月,划木

+查看详细木洞镇历史沿革>>

丰盛古镇
一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按数字排列,排列为一,得名。2001年成立一社区居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详细]

二社区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按数字排序,排列第二,得名。2001年7月,长平街、移民小区、山歌广场周边、港湾小区、焊管厂小区范围划入社区管理,并得名二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三社区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按数字排列方式,排列为三,得名。2001年成立三社区居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详细]

金银桥社区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金银桥社区是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中坝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长江之中一平坝,得名。1952年建中坝村;1958年为中坝大队;1982年复为中坝村,地名沿用至今。…[详细]

桃花岛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江中小岛,多桃树,得名。1950年初至1952年底,为第六区豚溪乡第五村。1952年至1953年底,划分3个村,分别为团结村、中心村、回龙村。19…[详细]

松子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山垭上松树茂密,得名。1952年设松子村;1958年为松子大队;1982年复为松子村。2000年原卢家塘村、大石村、松子村合并为松子村。…[详细]

杨家洞村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原有一大洞,为杨姓所有,故名。1952年设田坝村;1958年为田坝大队;1981年更名为杨家洞大队;1982年为杨家洞村。2005年,原杨家洞村、…[详细]

海眼村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原有水眼,居民俗称海眼,故名。1952年设石坝村。1958年为石坝大队。1981年更名海眼大队。1982年为海眼村。2005年原岩碥村、高石村、海…[详细]

墙院村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原建有一墙院,得名。1952年设新房村。1958年为新房大队。1981年更名墙院大队。1982年为墙院村。2006年原上观村、水坝村、墙院村合并为…[详细]

保安村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地曾建有碉堡,上刻“保安”二字,故名。…[详细]

土地垴村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位于土地庙附近,土地庙俗称土地垴,得名。…[详细]

水口寺村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建寺,此地位于流水的出口处,名水口寺。…[详细]

土桥村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土桥子附近,得名。1952年设土桥村;1958年为土桥大队;1982年复为土桥村。2005年原郭家坪村、土桥村合并为土桥村,地名沿用至今。…[详细]

景新村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明代,此坪曾挖出一对古瓶,瓶上有“景星瓶”三字,居民聚居,星谐音新,得名。…[详细]

庙垭村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有一垭口,垭口有庙,故名。1952年设庙垭村;1958年为庙垭大队;1982年复名为庙垭村。2002年白岩村与庙垭村合并为庙垭村。2004年下观村…[详细]

钱家湾村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湾多钱姓,得名。1952年设大田村。1958年为大田大队。1981年更名为钱家湾大队。1982年为钱家湾村。2007年原钱家湾村、雁坝村合并为钱家湾…[详细]

栋青村

区划代码:~24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有棵栋青树,树旁建有栋青寺,得名。1952年设中心村。1958年更名为一大队。1981年更名为栋青大队。1982年为栋青村。2008年原汪家坪村、…[详细]

木洞镇特产

木洞山歌

木洞山歌系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民众传唱的山歌歌种,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巴渝歌舞”,中经战国时代的“下里巴人”、汉代的“巴子讴歌”、唐代的“竹枝”,直至明清演化形成木洞山歌。木洞山歌的主体是被称


以下地名与木洞镇面积相当:
到木洞镇必去著名景点

木洞镇相关名人

木洞镇特产与美食
木洞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巴南区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