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李家沱街道 | 隶属:巴南区 |
行政代码:500113006 | 代码前6位:500113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132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4.2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8.99万人 |
人口密度:约4468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0个社区、3个行政村 |
据传,清代李氏兄弟在长江边设义渡,举善事施恩百姓,天长日久,百姓们感恩,称此义渡口为李家沱渡口,李家沱街道因此渡口而得名。
[沿革]1953年建李家沱街道,1960年改公社,1962年复李家沱街道。1997年,面积4.25平方千米,人口4.2万,辖工联村、新坪村、得胜村、郭家岗、李家沱正街第一、第二、第三、林荫村、马王坪正街第一、第二、合建村、毛纺一村、二村、毛纺新村、水轮村、上山村、下山村、渝沙村、桥南村、陈家湾第一、第二、西流沱22个居委会。
2002年末,面积4.50平方千米,常
2024年1月,国家民委命名李家沱街道为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9月,李家沱一带为巴县政府驻地。
1952年11月起,属重庆市第四区。
1953年,建李家沱街道。
1960年,李家沱街道改李家沱公社。
1962年,李家沱公社改为李家沱街道。
1995年,改属巴南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此地树木茂密成林,绿树成荫,故名。2002年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此地紧临长江边上,得名。2002年1月1日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李家沱正街社区是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马王坪正街一社区是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马王坪正街二社区是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合建社区位于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街道,是由合建村和成立于2002年1月。地处花溪河畔,东邻林荫社区、西接渝纱社区,南倚花溪河,北濒马一社区,幅员面积0.…[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此地原为重庆市沙市纱厂职工宿舍,“渝”为重庆简称,“纱”表示沙市纱厂,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地处李家沱长江大桥南桥头,得名。1992年建李家沱长江大桥时搬迁而成立,地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长江水东流至此有一股回水西流,得名。1984年为西流沱居委会;2001年12月更名为西流沱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此地原有大院名麒龙,简写为其龙,故名。2000年设其龙社区居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小区如城一般宏大,期望居民恒久幸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1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一年轻党员在此鱼塘创业养鱼,故名。2024年得名,地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1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此地有荷、梅、桂、海棠、登高五个主题小区,如五环构成,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1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茶花社区是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5,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八公里社区是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6,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青岩社区是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7,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松柏林社区是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8,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光明社区是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9,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龙家湾社区是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20,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宝盖寺社区是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此地原有大院名麒龙,简化汉字,“麒”惯用“其”,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取“群众欢乐”之意,得名。1951年建群乐村;1958年改名群乐大队,1983年复名群乐村。2009年群乐村划入李家沱街道管辖,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取解放后为大众带来和平、光明,得名。1941年为屏都镇第11保,1950年改为双河、安东两村,1954年为双河初级社,1957年为双河高级社,1958…[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