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包鸾镇 | 隶属:丰都县 |
行政代码:500230115 | 代码前6位:500230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820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84.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64万人 |
人口密度:约8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2个行政村 |
包鸾镇因四面环山,峰弯叠嶂而得名。
丰都县辖镇。1949年置包鸾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新台、云台两乡并入建包鸾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184.3平方公里,人口3万。涪(陵)石(柱)公路过境。辖包鸾、杨岭、花地堡、亭子垭、文家坝、凉水井、飞仙洞、花溪、新溪、高溪、华坪、石岗坡、南垭丘、鸽子坝、弹子山、新花、菖蒲溪、月亮坝、新坪、红花坡、垭口、胡家山、磴子口、青岗坪、大红堡、枫香堡、日照坝、古佛洞、白果园、石盘龙、玉带山31个村委会。有以酿酒、建材、建筑、运输、粮油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养殖业以生猪、羊、蚕桑为主。特产包鸾竹席、茶叶、桐油、五倍子、猕猴桃等。
文化旅游:
包鸾人民桥位于丰都县包鸾镇龙井居委会,时代为1951年。2024年,包鸾人民桥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初,境域属南岸九甲;清末,属顺庆乡,乡公所设在包鸾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设包鸾乡。
1953年,包鸾乡分为包鸾、新泉、共和、新亭4乡。
1955年,新泉乡、共和乡、新亭乡、新台乡并入包鸾乡。
1958年,包鸾乡改设包鸾公社。
1983年,包鸾公社复为包鸾乡。
1992年,包鸾乡改设包鸾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相传此地水井曾飞出一条金龙,得名龙井湾。…[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曾经有一个亭子,以前没有公路,过往行人都在此地休息,得名亭子垭。…[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飞仙洞而得名。解放前属桂花村;1967年改为爱国大队;1988年改为花溪村;1992年,由花溪村1、2、3、4、5社组成飞仙村,设立村民委员…[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有一条溪沟,从村头通到村尾(从南至北),长4.5千米,得名新溪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个小山堡形状像一只鸽子,得名鸽子坝。…[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包鸾有一座山叫老鹰山,此地在老鹰山的怀抱中,得名包鸾村。…[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辖区原有一个小山堡,上面长满野花,后来成为辖区的中心,得名花地堡。…[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姓华的居民最多,得名华家坪。1949年至1964年为华家坪村;1964年至1978年为星火村;1978年至2001年为茶地坡村;2001年更名为华…[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下有大午场,上有弹子台场,中间像一根扁担把它们架起,得名弹子台。…[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合并时,取了齐心村和新坪村中齐、新二字,得名齐新村。…[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到了春天,漫山遍野都是映山红,得名红花坡。…[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境内有一根大青杠树,位于华家院子屋后,得名青杠坪。…[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有一棵很大的白果树,得名白果园。解放前原叫白果元,2001年更名为白果园村,设立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