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宝龙镇 | 隶属:潼南区 |
行政代码:500152104 | 代码前6位:500152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266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42.2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13万人 |
人口密度:约26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7个行政村 |
宝龙镇因周围群山环抱,宛如长龙盘绕而得名。
潼南县辖镇。1950年建宝龙乡,1958年改宝龙公社,1967年更名红光公社,1981年复宝龙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3年柏果乡并入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21.5公里。面积42.27平方公里,人口2.9万。潼(南)二(郎)公路过境。辖酢房、洪坪、严寨、鞍子、大水、手把、换沟、蚂蟥、豆桥、青连、白庙、花寨、岩背、斩草、杨柳、石子、斩龙、山坪1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红薯、玉米,兼产黄桃、蚕茧。??.
晚清时期,设为宝龙乡。
民国三年(1914年),划归潼南区。
1949年,仍为宝龙乡。
1951年1月后,成立会光乡、柏果乡,宝龙境内的樊家坪、龟林寺、狮子桥等部分地区划给会光乡,张家寺、严家寨地区划给柏果乡。
1958年9月后,改为宝龙公社。
1966年1月,更名红光公社。
1969年5月,更名宝龙公社。
1978年12月后,宝龙公社改为宝龙乡。
1993年,由宝龙乡改为宝龙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其境内开有一大的酢房,得名酢房社区。1984年建酢房村,2002年将洪桥村合并,2024年撤村设居为酢房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境内有家出名的豆腐店,得名豆桥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境内有一严家寨,得名严寨村。1951年以前为宝龙乡第八村,1958年更名为宝龙公社第三区队,1961年更名为第3大队,1961年更名为严家大队,1…[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境内在很早以前,陈氏族人与其他姓氏将土地掉换,集中居住在这一片沟,得名换沟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境内曾有一白庙寺,得名白庙村。1961年为宝龙公社第10大队,1984年更名为宝龙乡白庙村,2002年将青莲村合并。…[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在2002年合村时寓意长远规划,改旧从新之意,得名长新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境内有一杨柳坝,得名杨柳村。1961年为柏果公社第5大队,1984年改名为柏果乡杨柳村,1993年并入宝公镇,2002年将斩草村合并。…[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曾传说此处以前斩过龙,称之为斩龙村,后因与宝龙镇名字相触,更名为龙湾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坡陡土薄,无开垦价值之小山坪,俗称”甩山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