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潼南区柏梓镇

地名:柏梓镇隶属潼南区
行政代码:500152113代码前6位:500152
行政区域:重庆市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23 邮政编码:402660
车牌代码:渝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72.8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4.55万人
人口密度:约625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9个社区、19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柏梓镇因镇内关帝庙(现柏梓小学)前有高大挺拔的柏树、梓树而得名。

基本介绍:

潼南县辖镇。1950年建柏梓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5年建镇,1993年龙藏、大滩2乡并入。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14.8公里。面积72.83平方公里,人口4.7万。辖龙藏、大滩2个办事处和樊家、水井、金盆、油房、羊堡、九江、水头、龙口、阳雀、兴佛、中渡、凤凰、小岭、张堰、苏坝、郭坡、高店、密竹、龙归、彭湾、宝盖、安堂、哑河、蔡家、合头、桥亭、三佛、黎家、草湾、龙庙30个村委会和柏梓1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缫丝、食品加工、建筑等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子,兼产生猪、蚕茧、淡水鱼。??.

荣誉排行:

2024年12月,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认定柏梓镇为重庆市首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柠檬)。

2024年9月,农业农村部认定柏梓镇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柠檬)。

2024年7月,柏梓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历史沿革:

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隶属于潼川府遂宁县。

清宣统三年(1911年),划归潼南区管辖。

1949年12月,建柏梓乡。

1951年9月,析柏梓乡部分置高升乡;析文明乡、朱家乡部分置永安乡。

1956年6月,高升乡并入柏梓乡。

1958年9月,柏梓乡改为柏梓公社。

1983年10月,由柏梓公社改为柏梓乡。

1985年11月,由柏梓乡改为柏梓镇。

1993年12月,龙藏乡、大滩乡并入柏梓镇。

2006年6月,文明乡

+查看详细柏梓镇历史沿革>>

杨闇公故里景区
柏梓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境内关帝庙(现柏梓小学)前有生长茂盛,高大挺拔的柏树、梓树各一棵,故名。…[详细]

金盆社区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其境内有一天然呈盆状凸出的大土堆,得名金盆社区。…[详细]

樊家社区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其境内多为樊姓人家居住,得名樊家社区。…[详细]

水头社区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其处于大型水库的端头,得名水头社区。1966年得名第九大队,1978年更名为水头大队,2000年更名为水头村,2002年将水井村合并,2024年撤村…[详细]

山边社区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其位李家山山边,得名山边社区。1952年得名文明乡12大队,1983年更名为山边,2002年将茶馆、万古村合并,2024年撤村设居更名为山边社区。…[详细]

天池社区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其境内有两个常年不干的大池子,得名天池社区。…[详细]

梅家社区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明清两朝此地多为梅氏家族居住,得名梅家社区。…[详细]

中渡社区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境中部有一渡口,得名中渡社区。1984年得名中渡村,2002年将凤凰村、高庙村合并,2024年撤村设居为中渡社区。…[详细]

黎家社区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条名为黎家埝的河流,得名黎家社区。…[详细]

羊堡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境内有一羊子堡,得名羊堡村。1948年得名羊堡田,解放之后称为第七大队,文化大革命时期又称羊堡大队,2000年更名为羊堡村,2002年将九江村合并…[详细]

龙口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境内鹰嘴山下一垭口,住有龙姓人家,得名龙口村。…[详细]

兴佛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境内有一寺庙叫兴佛寺,得名兴佛村。1954年属柏梓乡管辖,1972更名为第十大队,1982年更名为兴佛大队,2000年更名为兴佛村,2002年将密…[详细]

龙庙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处临近关溅河,故在此修“龙王庙”以镇住河中的妖怪,保佑一方平安,年年庄稼丰收。当地人修此庙,以求风调雨顺,是人们的精神寄托。…[详细]

宝盖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末年建此寺庙(20世纪70年代已拆除),群众习惯称之。…[详细]

安堂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旁边曾有一安堂寺,得名安堂坡。1984年建安堂村,2002年将草湾村合并。…[详细]

哑河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内一条河流流水不响,得名。1984年建哑河村,2002年将蔡家村合并。…[详细]

桥亭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小河上的木桥边,修了一座精致的亭子,居民在此居住,形成聚落,得名“桥亭子”。…[详细]

小岭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处的山体多为小山岭,居民在此居住,形成聚落,得名小岭岗。…[详细]

郭坡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境内有一平坝,旁边有两个坡,且郭姓居住多,得名郭坡村。…[详细]

朱家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形为地坝,且附近多为朱姓,居民在此居住,形成聚落,得名“朱家坝”。…[详细]

浩洋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位于琼江河畔,群众习俗称之。1983年前叫永安公社四大队,1983年更名为浩洋村,2002年将下坝村合并。…[详细]

金灵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金灵寺,古刹,群众习惯称之。1958年得名金灵生产队,1972年更名为永安乡金灵村,2006年划归柏梓镇管辖。…[详细]

四合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境内曾修有一个可居住200余人的四合园,得名四合村。…[详细]

黎咀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境内地形被琼江河畔环形围绕,形似岛屿,且黎姓居住的人多,得名黎咀村。…[详细]

东林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境内东林寺,得名。1952年得名文明乡9大队,1983年更名为东林村,2002年将石榴村合并,2006年并入柏梓镇管辖。…[详细]

双门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有一陈姓大院,并排开有两道门,居民在此居住,形成聚落,得名“双朝门”。…[详细]

石梯村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因用条石铺设的石梯,居民在此居住,形成聚落,故名高石坎。…[详细]

尹坝村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当地居民主要姓氏为尹姓,且地形平坦,居民在此居住,形成聚落,得名尹家坝。…[详细]


以下地名与柏梓镇面积相当:
到柏梓镇必去著名景点

柏梓镇相关名人

柏梓镇特产与美食
柏梓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潼南区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