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石柱县大歇镇

>
地名:大歇镇隶属石柱县
行政代码:500240113代码前6位:500240
行政区域:重庆市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23 邮政编码:409100
车牌代码:渝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31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9861人
人口密度:约75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0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清朝时期,大歇镇境域有一深塘,塘水清澈,过往游(香)客无不住脚而歇,故名大歇塘,大歇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大歇塘一带而得名。

基本介绍:

大歇乡位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西部,距县城10千米。面积131平方千米。辖大歇、双坝、高杨、双会、干柏、龙王、方斗、黄山、龙泉、流水10个行政村。乡0驻大歇塘。

大歇乡

大歇乡位于石柱县西北部,地处方斗山脉腹地。乡0驻地大歇塘距县城9公里,幅员面积131平方公里,辖10个村5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5266人。境内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1650米,最低海拔550米。西北部为山区高地,沟壑纵横,多为喀斯特地貌,土质以高岭黄壤为主;东南为深丘谷地,较为平缓,为沙质叶岩地貌,土质以红、黄壤为主。日平均气温15-16℃,年日照时数1500小时左右,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境内煤、石灰石、森

+查看详细大歇镇概况>>

历史沿革: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撤南宾县,划归石砫宣抚司溪源里五甲。

民国十九年(1930年),设大歇镇。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为大歇乡,隶属第一区。

1953年2日,大歇乡析设干柏乡;同年6月,析设高庙乡。

1956年12月,高庙、杨柳、干柏乡并入大歇乡。

1958年9月,大歇乡改为大歇公社。

1983年11月,大歇公社改为大歇乡。

2009年12月,大歇乡撤乡设镇,改为大歇镇。

重庆两江游
大歇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清朝时期,大歇镇境域有一深塘,塘水清澈,过往游(香)客无不住脚而歇,故名大歇塘,大歇村驻大歇塘一带而得名。…[详细]

双坝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秦家坝、邓家坝而得名双坝村。2002年12月25日,石柱府发〔2002〕180号文件批复,撤销原高庙村、邓家村,合并设立双坝村,沿用至今。…[详细]

高杨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高庄、杨柳村合并各取一字,得名高杨村。…[详细]

双会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双笕、会家两个村合并各取一字而得名双会村。…[详细]

干柏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此地有一棵大干柏树,得名干柏村。2002年12月25日,石柱府发〔2002〕180号文件批复,撤销原亮厂村、陈高村、杉木村的庙咀、碗厂、中段沟组、…[详细]

龙王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当地有一庙宇供奉龙王,祈求风调雨顺得名龙王庙。…[详细]

方斗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山沿长江自东北向西南绵延,主峰位于石柱境内,为石柱第二高峰,远远望去,犹如天上掉下一只方形大斗,直立云天,故名方斗山。…[详细]

黄山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黄岭、后山村合并各取一字而得名黄山村。…[详细]

龙泉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有一常年不断泉水,人称龙泉,曾有住户于此开设店铺,故名。村民委员会。…[详细]

流水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地形有上街、下街之分,下街自然水流方向与上街雨天屋梁(屋檐)的流水方向形成逆向(即Y字形)走势,所以旧时称“倒流水”,后来简称“流水”而得名。…[详细]


以下地名与大歇镇面积相当:
到大歇镇必去著名景点

大歇镇相关名人

大歇镇特产与美食
大歇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