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石柱县悦崃镇

>
地名:悦崃镇隶属石柱县
行政代码:500240103代码前6位:500240
行政区域:重庆市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23 邮政编码:409100
车牌代码:渝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70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9798人
人口密度:约58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9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悦崃镇因镇人民政府驻悦崃场而得名,原名悦来,取《论语》“近者悦,远者来”之意。

基本介绍:

悦崃镇有着悠久历史文化。早在北周时期(公元557年),悦崃镇就是石柱通湖北、长江及恩施通往石柱、重庆、成都等地的重要驿站;它建置于公元619年,至今已有1388年的悠久历史。 也是一个曾拥有无数辉煌的名镇。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间,汉伏波将军马援三十九代孙马定虎在此平定了-朝廷的“五溪蛮”,朝廷设安抚司于水车坝(今古城),使这里成为了石柱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朝时期,寺院坪(今寺院村)所产的“报圣香米”被封为“宫廷贡米”,后历代封建王朝均一直相传,至今仍享有盛名。

悦崃,原名悦来,得名于《论语》“近者说(悦),远者来”之说。辖9个行政村,44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170平方

+查看详细悦崃镇概况>>

文化旅游:

悦崃碉楼建筑群

悦崃碉楼建筑群位于石柱县悦崃镇悦崃村、新城村,时代为民国。含枫香坪碉楼、长岭碉楼、作坊碉楼。2024年,悦崃碉楼建筑群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下殿子桥

下殿子桥位于悦崃镇新城村古城组,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24年12月31日,下殿子桥列入石柱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坝土司遗址

古城坝土司遗址位于石柱县悦崃镇新城村,时代为南宋—清。含古城坝石柱宣抚司遗址、马氏宗祠、“马氏源流碑记”碑刻、下殿子桥、穿心店石平桥、大石堡岩棺群、马宗炳墓、大楼巷后园子马冉氏墓、马洪猷墓、

历史沿革: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马定虎奉命入川授石柱安抚使,置安抚司于南宾县水车坝(今境内古城坝)。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撤南宾县,划归石柱宣抚司管辖,为溪源里六甲。

明、清朝时期,一直为石柱土司溪源里五甲。

民国十九年(1930年),设为悦崃镇。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悦崃镇改为悦崃乡。

1956年12月,高桥乡并入悦来乡。

1958年9月,改悦来乡为悦来公社。

1983年11月,改说来公社为悦来乡

+查看详细悦崃镇历史沿革>>

大足石刻
悦来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取《论语》“近者悦,远者来”之意。…[详细]

密红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密红村是重庆市石柱县悦崃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寺院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此坪有一座寺庙,人们称之为寺院坪,得名寺院村。…[详细]

水桥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原水车村和高桥村两个村合并各取一字,得名水桥村。…[详细]

绿桃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原绿水、桃红两个村合并各取一字,得名绿桃村。…[详细]

联合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原双院、黎明合并,取联合起来团结奋进之意得名联合村。…[详细]

东木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镇境东方,且森林茂盛,得名东木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新城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原古城村,将南桠、古城、长岭合并,取古城换新颜之意得名新城村。…[详细]

五岗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五座较大的山岗,得名五岗村。1951年10月名五钢村,1960年12月名五丰大队,1983年11月名五钢大队,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后复名五钢村…[详细]


以下地名与悦崃镇面积相当:
到悦崃镇必去著名景点

悦崃镇相关名人

悦崃镇特产与美食
悦崃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 悦崃镇概况
  • 悦崃镇历史沿革
  • 石柱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