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沙子镇 | 隶属:石柱县 |
行政代码:500240107 | 代码前6位:500240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910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6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7887人 |
人口密度:约4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9个行政村 |
沙子镇因镇人民政府驻沙子关而得名;清末时,沙子关四周高中间低,洪水冲来的泥沙淤积,得名“沙子”。
沙子镇位于重庆石柱县东部,地处东经108°16′—108°30′,北纬29°55′—30°08′之间。东与金铃乡接壤,南与金竹乡、六塘乡、洗新乡相连,西邻三河乡、南宾镇,北接中益乡、冷水乡。面积168平方公里,辖9村1居委56组4258户15037人。
该镇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常年平均气温16℃,很适宜消夏避暑。盛产以莼菜、蕨苔、都粑、竹笋、野生菌等为主的绿色食品。森林覆盖率65%,森林蓄积量16.26万立方米,储煤4700万吨,电厂装机容量1045kw,以黄连为主的中药材逾万亩。野生古银杏群,草场、竹林,高原雪景,鬼斧神工香樟洞,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啰儿调,让人流连忘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撤南宾县时,划归丰都县,置巡检司。
清康熙六年(1667年),属安仁里内十二甲。
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义顺乡。
民国十九年(1930年),设沙子乡。
1953年2月,沙子乡分为沙子、谭家2乡。
1956年12月,沙子、谭家2乡复并为沙子乡。
1958年9月,沙子乡改为沙子公社。
1983年11月,沙子公社改为沙子乡。
2001年7月,栗新、湖镇、沙子、卷店4乡合并设沙子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寓意天时地利人和,共创未来美好生活,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星光村由原国光村、劳光村、新房村合并而成,意即星光闪烁、光芒四射,得名星光村,村民委员会为。…[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原青杠村、罗园村合并而成,合并后各取一字,得名青园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境内有一巨石似一条盘着的巨龙,故名盘龙石。…[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属七跃山脉西部,东有盘龙村,西有卧龙村,意为藏龙卧虎的风水宝地,得名卧龙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龙河发源地位于村境内,得名龙源村。2002年12月25日,根据石柱府发〔2002〕200号文件的批复,撤销原湖镇乡的坪上村、洞古村、三合村合并设立龙…[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此地种有很多桃树,人们称桃子园,得名桃园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有一暗河产鱼,得名鱼泉村。2002年12月25日,根据石柱府发〔2002〕200号文件的批复,撤销原沙子乡的白鸡村、土鱼村,合并设立鱼泉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境内河坝多沙石,得名沙子村。2002年12月25日,根据石柱府发〔2002〕200号文件的批复,撤销原中心村(除街上组外)、碗厂村,合并设立沙子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寓意民众生活兴旺发达而得名兴隆村。2002年12月25日,根据石柱府发〔2002〕200号文件的批复,撤销原钢金村、马栏村,合并设立兴隆村,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