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铜梁区维新镇

>
地名:维新镇隶属铜梁区
行政代码:500151115代码前6位:500151
行政区域:重庆市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23 邮政编码:402560
车牌代码:渝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48.27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8164人
人口密度:约169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7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维新镇因境内的古维新场而得名。

基本介绍:

维新镇地处铜梁西北,距县城43公里,辖14个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05万人,与潼南县永胜镇、龙项乡,铜梁县的高楼、少云、中和等乡镇接壤,属典型农业乡镇。

近年来,维新镇立足镇情,努力培植“一园两点”(良种山羊示范园、水禽养殖示范点、蚕桑养殖示范点),推进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较好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到2005年底,全镇山羊饲养量达6万只,镇山羊交易市场初步形成,赶集日交易量300只以上;水禽养殖总量达53万只,1000只以上大户达72户,500只以上大户达350户;蚕桑成片桑园达6200亩,年蚕桑发种5000张以上,产茧近4000担。与此同时,全镇还积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150

+查看详细维新镇概况>>

历史沿革:

清宣统元年(1909年),始建维新场,属铜梁县。

1953年2月后,维新场划分为莲花、松林、杨柳3乡。

1955年10月,莲花乡、松林乡、杨柳乡合并为维新乡。

1958年1月,维新乡又分为杨柳公社和维新公社。

1983年12月,改杨柳公社、维新公社为杨柳乡、维新乡。

1994年1月,杨柳乡、维新乡合并为维新镇。

铜梁安居古城
龙翔社区

铜梁龙闻名遐迩,起于唐宋,盛于明清,誉于当今。铜梁龙即以它工艺制作的宏大奇巧,舞技表演的粗豪而闻名川东南,近百年来,铜梁的民间艺术家们又不断融会八方技…[详细]

新滩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有一新石滩而得名。新滩村1950年前属维新乡第三保。1950年命名为石梯村,1958年为石梯管理区,1961年为石梯大队,1966年为跃进大队,…[详细]

槐树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村所在地有几棵上百年大槐树而得名,及工作职能而命名。…[详细]

营基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境内有营基堡而得名。营基村1950年前属维新乡第七堡。1951年命名为营基村,1958年为营基管理区,1961年为营基大队,1961年改为向阳大队…[详细]

沿河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甘家河坝水库建成后,库水贯穿全村,灌溉农田,就像沿着河一样而得名。…[详细]

新堰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两河汇流处修有新提堰而得名。哨楼村1950年前属杨柳乡第十一保,1951年改名为哨楼村。1981年复名哨楼大队,1983年改名哨楼村。新堰村19…[详细]

双石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有刘家石坝和杨家石坝,得名双石坝而得名。…[详细]

杨柳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境内有杨柳沟得名而名。杨柳村1950年前属维新乡第十四保,1951年命名杨柳村,1958年为杨柳管理区,1961年为杨柳大队,1966年为红旗大队(…[详细]


还有3个地名与维新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维新镇面积相当:
到维新镇必去著名景点

维新镇相关名人

维新镇特产与美食
维新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铜梁区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