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水口镇 | 隶属:铜梁区 |
行政代码:500151104 | 代码前6位:500151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256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598人 |
人口密度:约20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4个行政村 |
水口镇因镇人民政府驻水口庙而得名。
水口镇地处铜梁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5公里,交通便利。全镇辐员面积23平方公里,人口11234人,辖1个居委会、10个村、65个社。该镇坚持以“-”重要思想为统揽,坚持“心贴群众,超常发展”为主题,以“兴工富镇”为中心,认真落实县委“2363”发展战略和农业“222”工程的发展思路,奋力拼搏,强抓机遇,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和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该镇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生产布局、农业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优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积极推广杂优良种,全镇粮食种植面积2500亩,水果总产量450吨。蚕桑、种养殖等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年产茧124吨,水禽饲养量达到70万只, 2000亩撑绿竹长势良好。积极
清康熙年间(1662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设会龙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更名水口场。
1951年4月,设水口乡。
1958年11月,水口乡改为水口公社。
1976年后,由水口公社改为水口乡。
1994年1月,由水口乡改为水口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清”意为洁净、纯洁,“泉”指源泉,比喻力量、知识的源头,故得名清泉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境内有村荫山而得名。树荫村:1950年前属水口乡第二保。1951年命名为树荫村,1958年为树荫管理区,1961年为树荫大队,1983年改名为树荫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有天星寨而得名。天寨村:1950年前属水口乡第六保。1951年命名天星村,1958年为天星管理区。1981年因重名更名天寨大队。1983年改名为…[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有大滩水库得名而得名。大滩村1950年前属水口乡第八保,1951年命名为大滩村,1958年为大滩管理区,1961年为大滩大队,1983年改名为大…[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有一汪家祠堂而得名。汪祠村:1950年前水口乡第12保.1951年命名为汪祠村,1958年为汪祠管理区。1961年为汪祠大队。1983年改名为汪…[详细]
葛粉,葛根淀粉。具有清凉下火,开胃下食,利尿解酒有特效。从葛根中提炼出的葛根素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的作用,可降低血压,能显著增加缺血组织的血液供应量,有B1受体阻断作用,可明显减慢心瘁,降低心肌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