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建平乡 | 隶属:巫山县 |
行政代码:500237210 | 代码前6位:500237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470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68.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350人 |
人口密度:约7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
建平乡因三国时,吴景帝在该地置建平郡而得名。
建坪乡位于重庆市巫山县的西北部,是亚热带内陆气候,距离巫山县县城48公里,面积68.5平方公里,总人口30311人,总户数6238户。辖23个村,1个居委会。.
巫山县建坪乡瓜瓢村,自2002年以来紧紧抓住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重大机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通村公路建设。经过村支两委精心组织,采取多种形式筹集建设资金,通过“一事一议”解决公路建设中的土地占用等问题,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投入公路建设。2008年来,新修公路14公里,改扩建公路18公里,并已铺成泥结碎石路面。实现了社社通公路目标,而且通路到户达到60%以上。道路设施的有效改善,为该村构建特色产业及社
1953年4月,划乡建政时,属南陵乡;同年10月,从南陵乡析置杨柳乡、柏杨乡。
1955年3月,柏杨乡并入杨柳乡。
1958年4月,南陵、杨柳合并成立杨柳公社。
1961年7月,将原南陵乡划出,建立南陵公社。
1981年3月,杨柳公社更名建平公社。
1984年4月,建平公社改建平乡。
1992年4月,建平乡并入南陵乡。
1995年9月,从南陵乡划出复为建平乡。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中伙店子而得名,此为一交通要道,开设有行人中午打伙吃饭的店子,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大块黄色山岩而得名。原名柏杨大队,1981年,更名为黄岩大队,隶属建平公社;1984年,更名为黄岩村,隶属建平乡;1992年,撤建平乡,并入…[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青台观而得名,相传,此地早年建有一观,周围松柏长青,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境内建平而得名,三国时吴景帝置建平郡,隋朝废除,据传此地为建平郡治,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杨柳坪而得名,该地地势平坦,杨柳树较多,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南陵山上,以巫山八景之一的“南陵春晓“而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云台观而得名,境内一山间台地,长年云雾缭绕,曾建有一道观,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瓜瓢石而得名,此地路边一石,像葫芦瓜挖的水瓢,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