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以境内高唐观而得名。相传高唐观建于尧皇时代,据《入蜀记》(宋·陆游)、《夔州府志》、《巫山县志》等文献记载,其始建于战国,是长江三峡中最古老的名刹之一,具有2000余年悠久历史。因战国时期宋玉所著《高唐赋》、《神女赋》而闻名于世。 |
以境内有龙门峡而得名,龙门峡是大宁河小三峡之一,峡口两山对峙耸立如门,东岸山上有一九龙柱,故名。 |
因庙宇镇人民政府曾驻庙宇槽而得名。明清朝时期期,庙宇镇一带叫坪龙坝。到清朝乾隆中后期,随着人口增多,商贸活跃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拓修了通往湖北建始县的骡马大道。在近1华里的老街上,建立万寿宫、帝主宫、泰山庙、禹王宫、财神庙、观音阁等寺庙会馆。由于各种庙会名目繁多,寺庙文化氛围浓厚。由此,“庙宇”便替代了“坪龙坝”的称谓。 |
大昌镇原名泰昌,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因避宇文秦讳而改名大昌。 |
福田镇因境内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得名。 |
龙溪镇因境内有河流龙溪而得名。 |
双龙镇因境内有龙雾、龙嗉堡(双龙)而得名。 |
官阳镇因观羊传说而得名,后根据谐音改为官阳。 |
原名寻骡坪,传说从前有人骑骡赴京赶考,在此夜宿骡被盗,第二天才寻找到,故名。后简称今名。 |
以辖区内抱龙河得名。 |
因为地处长江支流官渡河畔而得名。 |
相传铜鼓镇镇人民政府驻地有一小山包,上面有个洞,每到午时,洞内就会发出悦耳的铜鼓之声,名铜鼓包,因此得名。 |
巫峡镇因地处巫峡口而得名。 |
红椿乡因乡人民政府驻椿树包而得名。 |
两坪乡因境内有马脚坪和东坪坝而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