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龙池镇 | 隶属:秀山县 |
行政代码:500241106 | 代码前6位:500241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99.3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41万人 |
人口密度:约24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3个行政村 |
据传,街旁曾有一个约4000平方米的塘,塘内泉水久旱不干,人们谓为龙泉。塘的外缘有一对上下平衡,大小一致的溢水口被喻为龙眼,塘外农田平坦成坝,名龙潭坝,后龙泉的面积因被改成农田而缩小为池,得名龙池。
龙池镇位于秀山县城东北方,距县城22公里,分别与官庄、干川、涌洞、宋农、妙泉等乡镇相邻,全镇幅员面积99.37平方公里。境内国道319线穿镇而过,龙石、龙干、龙涌公路交汇,交通十分便利。2001年7月2日经重庆市人民0批准设立,镇0驻地龙池,由原龙池区工委、龙池乡、美翠乡合并而成,管辖原龙池乡、美翠乡所属行政区域31个村民委员会会、175个村民小组。2003年6月根据秀山府〔2003〕126号文件精神,全镇村级行政区划进行调整,辖1个居民委员会和9个村民委员会、7个居民小组和49个村民小组。2007年末,全镇共7825户,总人口29141人。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主聚居乡镇之一,全镇土家族、苗
2024年7月,龙池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1950年6月,为秀山县第五区。
1951年6月,改为龙池区。
1952年4月,龙池划出里仁、石堤、保安、大溪4乡。
1953年6月,由龙池乡析设泡木、茶园乡。
1955年12月,泡木、茶园乡并入龙池乡。
1958年,龙池乡建立龙池公社。
1983年11月,龙池公社改为龙池乡。
1984年11月,龙池乡析设川河乡。
2001年7月,由龙池区工委、龙池乡、美翠乡合并而成龙池镇,龙池镇析设妙泉乡、宋农乡、干川乡。
20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龙冠:龙是中国人的象征,是中华名族的图腾,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冠,皇冠,顶部。…[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早年此地桐木树多得名桐木,1981地名普查时重名,因居民点前有一水井,常年流水不断,故名长水。…[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六七十年代此地住户以帅姓为主,居名点名为帅家寨,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地势较平整,有两百亩水田,而且境内两个山洞,故名洞坪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地势平坦,早年杉树较多,故名杉树。早年名为杉树坝。1981年成立杉树大队,杉树大队隶属龙池公社。1983年改大队为村,隶属龙池乡。2000年撤乡建…[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名为下坝,1981年地名普查因重名,因此地地势较平坦,更名为下坝坪,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居民点名为建国,寓意有建设祖国之意,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有一个以白姓为主的自然村,故名白庄。…[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面积较小,地势平坦,故名小坝。早年名为小坝。1981年成立小坝大队,小坝大队隶属美萃公社。1983年改大队为村,隶属美萃乡。2001年撤乡建镇,美…[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地势平坦开阔,村庄、田园、竹林相同,景色秀丽,故名美萃。…[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处于两山之间,境内有一条小溪,水流较小,积沙多。得名干川。…[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杉木树(属松柏目,杉科乔木,树皮灰褐色)较多,故名杉木。…[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位于两条河流交汇处,故名河口。1981年成立河口大队,河口大队隶属干川公社。1983年改大队为村,隶属干川乡。2003年合村并组时撤销火木村并入…[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居民点名为水源头,而且位于一条小溪的发源处,故名水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