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秀山县龙凤坝镇

地名:龙凤坝镇隶属秀山县
行政代码:500241120代码前6位:500241
行政区域:重庆市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23 邮政编码
车牌代码:渝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74.1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6424人
人口密度:约87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1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原名龙瓮,因龙秀坡下有面积约100亩的水潭,传说潭中潜伏着灵异动物,故将附近的集市取名为龙瓮场,后雅为龙凤场。后为避免重名,改名为龙凤坝。

基本介绍:

2024年9月28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变更的批复(渝府〔2021〕52号):设立龙凤坝镇。龙凤坝镇辖原清溪场镇龙凤村、司城村、南龙村、凉水村、两河村、葛麻村、大寨村、八一村、坝麻村、小兰村、柏香园村,镇政府驻龙凤村(暂驻原龙凤村委会办公楼)。

历史沿革:

宋、元时,属平茶洞长官司。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析平茶乡置清溪镇。

民国三十年(1941年),改为乡。

1952年5月,改属第四区。

1953年9月,分为清溪、复兴、汉溪3乡。

1955年12月,三合、唐营、复兴、小河4乡及汉溪乡(除细沙、兴隆、巴家村)并入清溪乡,属龙凤区。

1958年10月,改设清溪公社。

1980年8月,更名清溪场公社。

1983年6月,改为乡。

1985年1月12日,改为清溪场镇。

2

+查看详细龙凤坝镇历史沿革>>

洪安边城
龙凤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龙凤呈祥”寓意吉祥安康,符合村民的愿望,故名龙凤。…[详细]

司城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间是杨氏吐司驻地之一,得名司城。早年名为司城街。1981年成立司城大队,司城大队隶属龙凤公社。1983年改大队为村,隶属龙凤乡。2001年划入清溪…[详细]

南龙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位邻平江河,境内有南龙塘。所有当地流传有诗两句:“龙入平江水,凤入南龙塘。”,故名南龙。…[详细]

凉水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一水井,水温较低,居民用水都取于此处,得凉水。…[详细]

坝麻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地势平坦,盛产青麻且,得名坝麻。原名坝麻坡。1981年成立坝麻大队,坝麻大队隶属塘坳公社。1983年改大队为村,隶属塘坳乡。2003年合村并组时撤…[详细]

柏香园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有盛产柏香树,故名柏香园。1981年成立柏香园大队,柏香园大队隶属塘坳公社。1983年改大队为村,隶属塘坳乡,2003年合村并组时撤销将原文家村并…[详细]

小兰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此地进出通道被一根青冈树遮挡,形成一个天然的门,兰,谐音“拦”,又因此地有大兰门、小兰门两个自然村。故名小兰。…[详细]

八一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红三军曾从此地经过,村居建制调整时为纪念红军将此地取名八一。…[详细]

大寨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叫鬼板溪,后来因晚上常看到黑熊,被误认为虎,而取名黑虎寨。后来因此地人口众多,寨子较大,得名大寨。…[详细]

两河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两条溪流汇于此处,得名两河。原名两河口。1981年成立两河大队,两河大队隶属塘坳公社。1983年改大队为村,隶属塘坳乡。2003年合村并组时撤销原学…[详细]

葛麻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此地人烟稀少,荒地多,有大片茂盛的葛麻,故名。…[详细]


以下地名与龙凤坝镇面积相当:
到龙凤坝镇必去著名景点

龙凤坝镇相关名人

龙凤坝镇特产与美食
龙凤坝镇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