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钟灵镇 | 隶属:秀山县 |
行政代码:500241119 | 代码前6位:500241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74.6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39万人 |
人口密度:约8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钟灵镇因境内有钟灵山而得名。
钟灵乡位于秀山县城西南面,距县城22公里,与贵州省松桃县冷水乡接壤。全乡幅员面积174.68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9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000多人,人均纯收入3300多元。全乡拥有可耕地面积80,000余亩,有天然林160, 000余亩,生态保护良好,是一个天然的氧吧。
相关介绍
钟灵乡有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10多个民族杂居,以自然村寨的形式散布于山间林中,这里的土家族吊脚楼别具特色。人民热情好客,多民族文化交融,能歌善舞,有浓情酽酽的土家山歌,幽默滑稽的花灯歌舞,热情豪放的苗乡摆手舞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
钟灵乡盛产金银花、茶叶,享有“重庆市金银花之乡”的美称。2003年重庆
2024年12月,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认定钟灵镇为重庆市首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茶叶)。
清乾隆元年(1736年),秀山划分为11里,境域属邑梅里。
民国三年(1914年),建钟灵乡。
民国十六年(1927年),属第三区。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属第五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改属第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属第六督导区。
1949年,属第五指导区。
1951年10月,属第二区。
1953年,钟灵分为钟灵、龙唐、凯堡、革里、中溪、黄腊、红砂7乡。
1956年11月,钟灵、中溪2乡改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宋元时名马鲁,时邑梅洞治所,明代迁离。后因为时历代官兵骑马的路口,得名马路。…[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条秀田溪,得名秀田。原名秀田。1981年成立为秀田大队,隶属钟灵公社。1983年改大队为村,隶属钟灵乡。2024年撤乡建镇,隶属钟灵镇。该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此地新建一砂石厂,故名新厂村。建国前得名新厂。1981年成立新厂大队,隶属钟灵公社。1983年改大队为村,隶属钟灵乡。2003年合村并组时撤销将…[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处位于两山相交之处,有一自然石门坎,故名石门。…[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地原名凯河,因凯河村和楠木村合,祝贺新成立。故名凯贺。…[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位于上坝、大河、长征三条小溪的中部,故名中溪。…[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有一口水塘很大,故名大塘。1981年成立为大塘大队,隶属中溪公社。1983年改大队为村,隶属钟灵乡。2024年撤乡建镇,隶属钟灵镇。该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海拔高,地势险峻,道路狭窄,故名云隘。…[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人们在这里开过砂厂,矿石是红色的,故名红砂。…[详细]
凯堡村有百年古树82株,森林覆盖率达70%,道路、水系绿化率95%。设有垃圾箱,同时配备垃圾车和卫生清扫员,不滥用农药、化肥,人畜粪便循环利用,发展生…[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猴栗塘岩坎上有一根大树,直钻岩峰,露在外面的根系似龙爪,故名旺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