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东溪镇 | 隶属:忠县 |
行政代码:500233105 | 代码前6位:500233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430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5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9339人 |
人口密度:约17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8个行政村 |
东溪镇因东溪河汇入长江的河床下有一大石孔,激流触石,其声如钟而名钟溪,谐音东溪。
重庆市忠县东溪镇与被誉为长江三峡“人文忠州·三峡水城”的忠县县城——忠州仅一江之隔,属忠县城“一江两岸”南岸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镇幅员面积54平方公里,海拔126——531米,辖9个村、1个居民委员会,68个村民小组、3个居民小组,2.4万人,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城郊农业特色镇、工业强镇、旅游名镇。
区位优势独特。东溪镇与县城隔江相望,是瞭望县城全景的绝好之地。有长江大桥相连,距沪蓉高速出口3公里,正在建设的沪蓉高速和规划中的沿江高速路、沿江铁路将在此交汇。
旅游资源丰富。集“观光踏青、佛教朝圣、文化展示、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城市公园——国家AA-翠屏山旅游景区,占地面积5480亩,森林覆盖
2024年11月,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命名东溪镇为第十二批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
清宣统三年(1911年),名为垫乡。
民国十年(1921年),属南区。
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一区,名天堑联保。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为天堑乡。
1958年,天堑乡改为天堑公社。
1963年,新增东溪区,天堑公社、复兴公社2公社各划出部分大队组建成东溪公社。
1984年,天堑公社、东溪公社分别改为天堑乡、东溪乡。
1992年,东溪乡、天堑乡合并为东溪镇。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该社区境内早年有东溪场,故名。2002年,由翠屏村3个居民小组合并而成,设立东溪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永远兴旺繁华之意,得名华兴村。民国时为天堑乡8保,1951年为8村,1952年因境内有一大堰塘而命名堰塘村,1958年取新中华面貌之意更名新华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钟溪口得名。民国时为复兴乡1保,1951年为1村,1952年境内钟溪口命名钟溪村,1958年为复兴公社钟溪大队,1962年属东溪公社,1984年…[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兴旺发达之意,得名兴旺村。民国时为天堑乡5保,1951年为5村,1952年取农业生产永远兴旺发达之意命名永兴村,1958年并入天堑公社双龙大队,19…[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是由两个村合并而成一个新村,得名双新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早年境内有宝珠寺,得名宝珠村。民国时为天堑乡12保,1951年为12村,1952年以境内曾有一庙,据传庙内存有宝珠而命名宝珠村,1958年为天堑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永远繁华之意,得名永华村。民国时期为天堑乡13保,1951年为13村,1952年以境内地形似龙回首命名回龙村,1958年为天堑公社回龙大队,1981…[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座翠屏山,得名翠屏村。民国时为天堑乡9保,1951年为9村,1952年以境内翠屏山命名翠屏村,1958年为天堑公社翠屏大队,1984年为天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天堑场,得名天堑村。1984年成立天堑村村民委员会,2002年,天堑村与桐柏村、龙洞村、营地村9个村民小组合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