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马灌镇 | 隶属:忠县 |
行政代码:500233112 | 代码前6位:500233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430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1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74万人 |
人口密度:约24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16个行政村 |
马灌镇因驻马灌场得名。马灌场原名张家场。相传,因马姓夺得对张家场的管理权而更名马家场。1941年,倒灌乡并入马家乡,将两场各取一字,更名马灌场,由此镇名亦称马灌镇。
马灌镇位于重庆市忠县西北部,幅员面积114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总人口5万人,其中镇区1.1万人。马灌场镇距忠县县城59公里,距梁平县城53公里,距万州主城区70公里。地处忠县进出万州,梁平的咽喉部位,有永清公路,拔马公路,观马公路,黄马公路和花马公路在此交汇,是忠县西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已硬化改造的永青公路连接万梁高速公路和沪蓉高速公路,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是忠县西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和人流物流中心。 马灌镇地图
马灌镇管辖马灌1个社区,大梵、洛阳、双基、鹤林、双石、果园、倒灌、金宝、高渡、齐心、合心、金桂、桂阳、大桥、同心、高桥、大河、龙肖、白高19个行政村。
2024年11月,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命名马灌镇为第十二批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
2024年3月,重庆市公布第三批重庆市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马灌镇上榜。
2024年11月,重庆市第二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出炉,马灌镇榜上有名(笋竹)。
2024年1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马灌镇为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笋竹)。
清宣统三年(1911年),设马家乡。
民国二十年(1931年),马家乡析置黄龙、倒灌、金鸡、高洞4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马家、倒灌、高洞合并为太极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太极联保改为高洞乡。
民国三十年(1941年),从高洞乡析置马灌乡。
1958年,马灌乡改为马灌公社。
1984年,马灌公社改为马灌乡。
1992年7月,马灌乡、倒灌乡合并为马灌镇。
2006年3月2日,高洞乡、黄钦乡并入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境内有一马灌场,得名马灌社区。2002年,由石包村与马灌村、官塘居委会7个居民小组合并为马灌社区,设立马灌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高洞河,得名高洞社区。民国时为高洞乡9保,1951年命名同桥村,1958年以“同心同德搞生产”更名高洞乡公社同心大队,1984年为高洞乡同心…[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黄钦坝,故名黄钦社区。民国时期为黄钦乡11保,1951年名杨柳村,1958年名杨柳大队,1962年因境内有一黄钦坝得名黄钦大队,1984年设…[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社区境内旧时有一场镇,名倒灌场,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大梵寺,得名大梵村。民国时为马灌乡2保,1951年以境内大梵寺命名大梵村,1953年划属大梵乡,1956年并属马灌乡,1958年并为马灌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螺蛳塘,得名螺蛳村,后演变为洛阳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双基寺,得名双基村。1961年从马灌公社回龙大队析置,以境内双基寺命名双基大队,1984年设立双基村村民委员会,属马灌乡。1992年7月撤乡…[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树木茂盛、常有白鹤栖息得名。民国时为马灌乡6保,1951年以境内树木茂盛,常有白鹤栖息,命名鹤林村,1958年为马灌公社鹤林大队,1984年为马…[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原石花村与石梅村合并,各取一石字,得名双石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柑橘园,故名。民国时为马灌乡8保,1951年以境内三统碑命名三统村,1953年划属倒灌乡,1956年并属马灌乡,1958年为马灌公社,因培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金斗包,得名金宝村。民国时为马灌乡15保,1951年名白兰村,1953年划属倒灌乡,1956年改名白沙村,并属马灌乡,1958年为马灌公社白…[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修有一座渡水槽,得名高渡村。民国时为高洞乡10保,1951年以境内唐家寨命名唐家村,1958年更名高石大队,属高洞公社,1981年以境内修有一座…[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齐心协力搞农业生产之意,故名。民国时为高洞乡14保,1951年命名大石村,1953年属高庙乡,1956年并属高洞乡,1984年取齐心协力搞农业生产之…[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同心合力搞生产之意,得名合心村。民国时为高洞乡17保,1951年命名中心村,1953年划属高庙乡,1956年并属高洞乡,1962年从高洞公社齐心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金桂堂,得名金桂村。民国时为高洞乡2保,1951年命名关池村,1958年为高洞公社关池大队,1962年更名关心大队,1981年以境内金桂堂更…[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不但多桂花树,且地势向阳,得名桂阳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一石板大桥,得名大桥村。民国时为高洞乡7保,1951年以境内一石板大桥命名大桥村,1958年为高洞公社大桥大队,1984年设立大桥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高家桥,得名高桥村。1962年从黄钦公社杨柳、砂石大队各析部分置,以境内高家桥命名高桥大队,1984年设立高桥村村民委员会,属黄钦乡。200…[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龙皇寺、肖家店,故得名龙肖村。民国时为黄钦乡8保,1951年以境内龙皇寺命名龙皇村,1953年划属大河乡,1956年并属黄钦乡,1958年以境…[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白果山地势高,得名白高村。民国时为黄钦乡4保,1951年以境内白果山地势高命名白高村,1958年为黄钦公社白高大队,1984年设立白高村村民委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