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汇镇 | 隶属:忠县 |
行政代码:500233119 | 代码前6位:500233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430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0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11万人 |
人口密度:约20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5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三汇镇因三汇场得名。据《忠县志》记载:“三汇场,因河流与溪流交汇处成三岔形,故名。”又据《忠州志》载名为“三会场”。传说:明末清初,湖广填川,从麻城、孝感移民中,将兄弟三人强行迁至三汇一带,分别改姓汪、谢、方,各住一方,只准三天会面一次,后来三人在此建场,定名“三汇场”,据此得名。
三汇镇位于忠县城西北部,与官坝镇、白石镇、永丰镇、黄金镇接壤。
气候产值
距县城38公里,幅原面积101平方公里,现辖19个行政村1个居委,125个村(居)民小组,11584户,38278人,耕地面积38220亩。境内最高海拔704.1米,最低海拔212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如今,全镇以优质粮油、蚕桑、花椒、畜禽、平柚为主的五大主导产业成效显著;以大米加工厂、缫丝厂、红岩砖厂等为骨干的个私经济逐步发展壮大;以农村公路网、水网、电视网、通信网等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桌有成效,实现了村村社社通公路,镇内主干道得以硬化改造,农村用电与城市同网同价,加密电视、通信覆盖率达90%以上,农村自来水用户
2024年11月,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命名三汇镇为第十二批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
2024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三汇镇为2024年国家园林城镇。
文化旅游:
罗广文、罗广斌故居位于忠县三汇镇罗岭村 4 组。该建筑为二楼一底,土木结构,建筑面积106平方米,占地面积195平方米。此处是罗广文、罗广斌两兄弟幼时居住所在地。哥哥罗广文曾是国民党陆军中将
1949年为三汇乡。
1953年将三汇乡划为三汇、悦来、智华、里仁、中和、庙坝6个乡,属十一区,1956年复并为三汇乡,属白石区。
1958年改为三汇人民公社,属白石区。
1962年划出部分成立红星、里仁公社,又划出部分归丰收、碾盘公社,属三汇区。
1984年复名三汇乡。
1992年10月撤区并乡,将三汇乡、里仁乡、金龙乡、智华乡合并组建三汇镇。
2006年3月原泰来乡并入三汇镇至今。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境内有一汇鹰桥,得名汇英社区,后衍变为汇鑫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金龙场得名。2002年原石岭村1、2组,金光村、金盘村合并设立金龙村。2024年撤村设居,设立金龙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里仁场,得名里仁村,后来成立里仁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泰来场,得名泰来村,后撤村设社区,得名泰来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境内早年有一座智华寺,得名智华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因境内有一先锋农业合作社,得名先锋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中和场,得名中和村。民国时期为三汇乡9保,1951年为三汇乡,因境内有一中和场,命名中和村。1953年为悦来乡中和村,1956年为三汇乡中和…[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因境内有一圆通寺,后取其谐音,得名元通大队,后为元通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因境内有一座飞龙庙,得名飞龙村。民国时期为三汇乡2保,1951年早年因其境内有一座飞龙庙,得名飞龙村,1958年为三汇公社飞龙大队。1984年设立…[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猫耳石,取其谐音,得名苗耳村。民国时为三汇乡1保,1951年建村,以境内有猫耳石谐音得名苗耳村,1958年为三汇公社苗耳大队。1984年设立苗…[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平地上有一寨子,得名寨坪村。民国时期为三汇乡2保,1951年为三汇乡洋和村,1953年为庙垭乡洋和村,1956年为三汇乡洋和村,1958年为三汇…[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复兴社会之意,得名复兴村。民国时期为三汇乡15保,1951年为三汇乡,以复兴社会之意命名复兴村,1958年为三汇公社复兴大队,1962年为红星公社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因境内有一悦来场,得名悦来村。民国时为三汇乡13保,1951年为三汇乡悦来村,1953年为悦来乡悦来村,1956年为三汇乡悦来村,1958年为三汇…[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境内有一中寨寨子,得名中寨村。民国时为三汇乡12保,1951年为三汇乡仁和村,1958年为三汇公社仁和大队,1962年为红星公社仁和大队,1981…[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山坪塘,又保留所属金龙乡之“金”,得名金塘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办公处前有一山包,得名前峰村。1956年从石岭村析置,命名前峰村,属永丰乡,1958年为永丰公社前锋大队,1962年为金龙乡前峰村,1984设立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一石似钟,得名钟台村。民国时为丰收乡6保,1951年为丰收乡钟台村,1953年为义和乡钟台村,1956年又为丰收乡钟台村,1958年为丰收公社钟…[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因其境内有一永和寨,得名永和村。民国时期为泰来乡2保,1951年为泰来乡永和村,1958年为泰来公社永和大队。1984年设立永和村村民委员会,属泰…[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罗家岭,得名罗岭村。民国时期为来龙乡18保,因境内有一罗家岭,1951年为泰来乡罗岭村,1956年为双岭村,1958年为泰来公社和平大队,1…[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石坝嘴,得名石坝村。民国时期为高洞乡15保,1951年为高洞乡石坝村,1953年为泰来乡石坝村,1958年为泰来公社红石大队,1962年为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