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

地名:庄边镇隶属涵江区
行政代码:350303107代码前6位:350303
行政区域:福建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长途区号:0594 邮政编码:351100
车牌代码:闽B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70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5万人
人口密度:约88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2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相传广业里的山地权属城里(莆田)黄族,田地权属城里林族,他们拥有数百年来的田地权,每年向佃农收取田租,林族在此建有田庄,坐地收租,故名庄边。

基本介绍:

庄边镇地处莆田西北部,位于秋芦溪上游,距莆田市区40公里,离涵江市区33公里。东北连大洋乡、新县镇、南毗白沙镇、常太镇,西临仙游县游洋镇,北接永泰县,现辖有22个行政村,总人口28332人,总面积170平方公里,森林面积9718公顷,森林覆盖率77.7%,主要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产业有粮食、果蔬、食用菌等种植业和牲畜、水产等养殖业,蘑菇、香菇是地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镇内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省道五秀线及市道莆仙线横贯境内达36公里,实现村村通公路,拥有电信移动电话及联通移动电话基站各1座,变电站1座,自来水站1座,11个有线电视站,22个行政村有了新的小学教学楼;主要旅游景点有:越王台、

+查看详细庄边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10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认定庄边镇定为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2024年2月,福建省2018-2024年度省级文明村镇社区名单出炉,庄边镇上榜。

2024年12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庄边镇为福建省卫生乡镇

202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庄边镇2024年—2024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凤际中共闽中特委旧址

中共闽中特委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凤际村宁里自然村。1936年7月下旬,常太游击根据地遭到国民党军的疯狂“清剿”,为了摆脱困境,中共闽中特委决定游击队暂时撤出,转移到常太北面广业区的白沙

宁里红军学校旧址

宁里红军学校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凤际村宁里自然村。抗日战争初期,中共闽中工委(闽南特委)机关仍设在宁里,直到1941年9月迁到长乐南阳村。闽中党组织领导游击队在宁里开荒种地,建窑烧炭的

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遗址

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遗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山溪村留坑自然村。1936年7月下旬,为了摆脱国民党对常太根据地的“围剿”,闽中工农游击队带领根据地部分群众撤出莆仙边游击根据地,转移到庄边的赤石

闽中抗日义勇军集训旧址

闽中抗日义勇军集训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尚书桥村坑头里小组。1934年至1949年间,闽中地下党组织和游击队领导人王于洁、刘突军、雷光熙、邱子国、方子明、黄国璋、苏华、林汝楠等都曾在庄边

开福寺联络站旧址

开福寺联络站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岐山村顶隔自然村。开福寺处于莆田、仙游、永泰交界处,来往方便,有利于闽中游击队开展活动,1931年至解放前夕,成为闽中红军游击队秘密--场所和重要联络站

+查看更多庄边镇文化旅游景点>>

历史沿革:

辖境在宋、元属兴化县武化乡;明属莆田县广业里;清朝时期属莆田县四区;民国时期属莆田县四区、广业区、三区、新县区、庄边乡。

1992年9月,改为莆田县庄边镇。

2002年,划归涵江区管辖。

人民公园
前埔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前有一条大溪,称门前埔,后简称前埔,故名。…[详细]

萍湖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萍湖村,即据传当地原为一大湖,长满水藻,名为藻湖、萍湖,后改为源湖,后为方便书写,又恢复为萍湖。…[详细]

梨坑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梨坑村,因村民聚居之地有一坑,坑边种植梨树,故名。…[详细]

庄边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广业里的山地权属城里黄族,田地权属城里林族,林族拥有“田地”权,每年向佃户收取佃租并在此建有田庄,坐庄收租,故名。…[详细]

溪西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萩芦溪西边。宋、元朝时期属兴化县;明朝时期裁兴化县后归莆田县,属广业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徐音乡;1956年属前庄乡;1958年属庄边大队;1…[详细]

徐洋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徐州村与高洋村合并而来,各取两村其中一字命名。…[详细]

百俊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先祖方百俊于宋朝时期自泮洋举家迁居至此,故以其名命名。…[详细]

泮洋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俊洋,属百俊境永显社,后因地势平坦,改名为泮洋。…[详细]

吉云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为吉凤,1962年由吉官、云洋两个村合并,各取一字为名,故名。…[详细]

凤际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凤漈”,由境内的凤山和漈水(溪流)各取一字为名,后村民为方便书写,将其简化为“凤际”。…[详细]

岫山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吉云村之上,古名吉岫,1952年改为岫山。…[详细]

西音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西京,传说明朝初期有一护驾将军要在此建京都,未建成,后改为西音。…[详细]

松岭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八亩岭,因地处高峰,峰上种满松柏树而更名。…[详细]

尚书桥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即据传明末时期有一尚书在此隐居,为沟通山区往福、莆、永的通道,倡导当地群众建一座石板桥,后人称之为尚书桥。…[详细]

赤溪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旧称东湖,地处溪畔东侧,明朝时期在此地建冶炼场,铁渣倒入溪中,溪水变成赤色,故名。…[详细]

黄龙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民间传说有黄龙在村中出现,故名。宋、元时时期属兴化县;明朝时期裁兴化县后划归莆田县广业里;民国时期属莆田县第四区黄龙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莆田县…[详细]

黄洋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洋尾村,后因洋尾二字多地都有,为避免重名,又因其与黄龙村接壤而命名,改称黄洋村。…[详细]

山溪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仙溪村,传说曾是仙人经过的地方,后为简化单人旁,改称山溪村。…[详细]

大汾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先祖从江西漳平大汾迁居至此定居,故名。…[详细]

走墘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即据传旧时有一总督惨遭迫害,逃命于此地隐居,人称其为“走赢”,后因方言谐音称“走墘”,故名。…[详细]

岐山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即原名奇山,相传北宋时期有三位状元游岐山,发现山上有五奇:香炉峰、文笔峰、桃源洞、须纪漈、仙掌石,称为奇山,后改为岐山,故名。…[详细]

上院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尼姑院上方地势平坦处,村民聚居形成的村落,故名。…[详细]


以下地名与庄边镇面积相当:
到庄边镇必去著名景点

庄边镇相关名人

庄边镇特产与美食
庄边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涵江区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