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南霞美村 | 隶属:陈埭镇 |
行政代码:350582103201 | 代码前6位:350582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5 | 邮政编码:362000 |
城乡分类:主城区 | 分类代码:111 |
车牌代码:闽C | 行政级别:村 |
据说因座落于南唐围海垦田之南边尾端而称为南下尾。又说因位于晋江下游南岸之末端,故称:南下尾。后以谐音雅称为南霞美。
2024年2月,福建省2018-2024年度省级文明村镇社区名单出炉,南霞美村上榜。
南霞美村位于晋东平原,东连西滨镇,南接新塘社区,全村共336户,人口1197人,旅居海外侨胞2000多人。耕地面积629亩,围海造田76.66亩,全村实际总耕地面积700多亩。1952年,由海外侨胞捐建了“南霞美私立学校”,并于1983年由旅菲华侨为学校新建“陶英楼”。1992年,我村海外华侨捐资建设村委会办公大楼,总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2006年村财投入500多万重新翻建教学楼,现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学校总占地面积11余亩,现有学生650多名。多年来,在海外华侨的热心支持帮助下,南霞美村的各项公益事业不断发展兴旺,包括安息堂建设、环村路铺建、沟渠整治和全村绿化等。同时,全村的企业迅猛发展。
宋为永宁乡永福里管辖。
据说实际有人定居始于明朝初期。
明、清时期这里隶属泉州府晋江县二十七都。
民国时期实行区乡保甲制,1934年建立联保处,属梧潭保、南霞美保。
1942年改为三民乡,1944年改为大同乡梧潭保。
1949年晋江解放,南霞美先后属青阳区、梧埭区、第八区;1956年属池店区陈埭乡。
1958年属罗山公社,1961年属陈埭公社南霞美大队,1984年改为陈埭镇南霞美村委会。
南霞美村附近有安平桥(五里桥)、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灵源山旅游景区、围头湾、衙口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围头村等旅游景点,有安海土笋冻、晋江胡萝卜、深沪虾仁干、深沪花生、深沪糖芋、深沪鱿鱼干等特产,有柯派高甲戏、安海嗦啰嗹习俗、元宵节(闽台东石灯俗)、晋江布袋木偶戏、潘山庙宇木雕、晋江灯谜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