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龙山镇 | 隶属:南靖县 |
行政代码:350627103 | 代码前6位:350627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6 | 邮政编码:363000 |
车牌代码:闽E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31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04万人 |
人口密度:约9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23个行政村 |
因山脉延绵形似龙的形状,取名龙山,故名。
龙山镇东临漳州,西连龙岩,是漳州市重点乡镇,是闽西南交通要道和农副产品重要集散地。全镇总面积319平方公里,下辖23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人口3.86万人,耕地面积4万亩,山地面积33万亩;319国道线、漳龙高速公路、在建中的龙厦铁路贯穿全境,且南靖段的客(货)运站设在龙山镇区;九龙江西溪、永丰溪流经全境,大小溪流数十条,建有中小型水电站15座和2座11千万伏输变电站;境内物产丰富,盛产各种优质水果,素有“麻竹之乡”、“水果之乡”之美誉。境内有储量丰富的九龙玉、硅沙、瓷土、矿泉水、地下温泉、银矿、铜矿、钨矿、大理石等丰富的矿藏资源;全镇拥有自来水厂两家、镇级无公害垃圾处理场一座、二级甲等卫生院
2024年2月,龙山镇被确定为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创建对象。
2024年2月,福建省2018-2024年度省级文明村镇社区名单出炉,龙山镇上榜。
2024年12月,环境保护部授予龙山镇2010—2024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坪埔崇兴楼位于南靖县龙山镇坪埔村,年代为清。俗称“八卦楼”。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屡有重修,保持清代风格。坐东朝西偏南,两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661 平方米。平面呈正八边形,外墙青
南靖十字岭战斗遗址位于南靖县龙山镇南坪村内洞自然村,年代为1932年。简介:1932年4月16日至19日,毛主席亲自指挥了攻克漳州的十字岭战斗,这是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的决定性战役。战
元、明、清时期属习贤里南坪总、涌口总、竹园总;民国初期属竹园区、硿口区和龙山区;1943年分设龙丰、雁竹2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年为第三区,辖龙山乡、雁塔乡;1958年9月,分属棠溪人民公社和灯塔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龙山乡,1989年改为龙山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龙,即龙山镇;丰,即丰收;龙丰社区,即寓意″龙山人民丰收”的城镇小聚落。…[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该社区的地形像马形,故名。解放后在此社办一个劳改场至1962年撤掉,改成省建设兵团居住至1972年设立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场,2000年成立马山社区居委…[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建村时竹林连片,村中、村尾各有一条溪。别名圆兴。…[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金,即金仔坪自然村。溪,即涵溪自然村。因该地原先没有地名故取最北的金仔坪与最南的涵溪各一个字得名。金溪村,即从北到南为金仔坪和涵溪自然村的聚落。…[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金溪保分为金溪,金杉,因处在杉仔岭。1984年实行村民小组制与金溪村同为金溪保;1986年拆分为金杉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龙,即传说中的神异动物,特征是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生物。山,即山峰。因驻地龙山,地形似卧龙,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合作化时四个有爱字的高级社和东盘社命名为东爱,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吴氏由龙岩迁至龟洋(奎洋)后称湧口,58年与湧北分开沿用此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湧北村,即村民位于湧口的北边建居的乡村聚落,因原涌口北有一庙,称北庙,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西有座圆顶山,故名。民国时为西山保,解放后改乡,1958年公社化改为西山大队,1984年改称西山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形像山寨,古时人多,怕外人侵犯,设立拳头营,宣传“保我为我”,古文“吾”与“我”同义,而取名“吾营”,解放后认为吾是四旧,改为梧营,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永丰溪边,地形圆,粮食丰收盛如金子的斗,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清朝以前设有驿站,圩场铺满石块,叫石圩埔,以后去掉石字,称圩埔,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图形似牡丹花,称牡丹穴,古时种甘蔗设有土榨蔗坊,后改名丹蔗,解放前与南坪合称为南蔗保,解放后称南蔗乡,公社化后改为南蔗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在永丰溪南盆地,村中心有一座小山,山顶很平坦叫坪顶,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蓬莱村是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龙山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棠,即原甘棠圩。溪,即涵溪。因左侧有一条坑,故古时称江坑圩,后为了美化地名改为甘棠圩,公社化分大队时因北面是涵溪与坪埔的分界,面向九龙江西溪,后改名棠…[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平重,原名“平洞”,因村后有块大石头,形似洞门,称为平洞,解放后雅化为“平重”,而故名。原名“平洞”。平重村,即在似石洞门的石头前建居形成的乡村小聚落…[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公社合作化命名时,群众认为解放了,国泰民安组织合作社确保丰收,又以方言近似音取名。…[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百年前太保横封防洪堤缺口,形成二条溪,到溪仔口合流,称为“双溪头”靠山,后期群众认为是走上光明大道,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三百年前,黄氏开基时,山坡上野花多胜似花园,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海,即大海。仔,即闽南口语词。因地势低洼,原来防洪堤残缺不全,遇到洪水一片茫茫如大海。姓江的祖先在此定居取名“海宇”但群众习惯叫“海仔”,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埔多而平,原名八埔,后改为坪埔,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奎,即奎洋镇。山,即龙山镇。奎山村,即奎洋镇村民搬迁到龙山镇建居形成的乡村小聚落。因于1991年国家在奎洋镇上下洋、东楼一带建南一水库,由国家迁居到马…[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锦山村,即寓意“锦绣山河”,建立的乡村小聚落,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