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南坑镇 | 隶属:南靖县 |
行政代码:350627110 | 代码前6位:350627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6 | 邮政编码:363000 |
车牌代码:闽E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6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795人 |
人口密度:约4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以南杭村名命名,历史上野生兰花资源十分丰富而得名兰坑,后改称南坑。
南坑镇位于南靖西北部,面积168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境内山清水秀,生态良好,素有“树海竹洋”之称,是虎伯寮国家自然级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兰花之乡”、九龙江西溪发源地、0闽南地委机关旧址所在地,也是福建土楼(南靖)的必经之地。
南坑镇地理位置优越,距厦门机场75公里、漳州市区48公里、漳龙高速25公里、县城8公里、福建土楼(南靖)31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的山梅公路穿境而过。全境森林覆盖率85%,原始森林3万亩,竹林5.5万亩,经济生产以农耕经济为主,境内无工业污染。是野生中国墨兰的原产地,全镇种植兰花4000亩,有墨兰、寒兰、建兰、春兰、杂交兰等100多个品种;种植万亩高海
2024年2月,福建省2018-2024年度省级文明村镇社区名单出炉,南坑镇上榜。
2024年12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南坑镇为福建省卫生乡镇。
2024年4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南坑镇2024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南靖树海中共闽南地委旧址纪念馆位于南坑镇大岭村,原为中共闽南地委领导革命斗争的前沿指挥部,共6间旧民房及旧学堂,占地120平米。目前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党史教育基
高港曾氏宗祠位于南靖县南坑镇高港村,年代为清。简介: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现存为清代建筑。坐南朝北,由前后两进带两厢等组成。前辟祠埕,占地面积1030平方米。主堂面阔三间,
树海革命旧址位于南靖县南坑镇白咏村,年代为1945—1949年。简介:抗日战争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以大岭为中心的树海游击区是闽西南党组织的重要根据地之一。旧址由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总部、干训班等
明、清时期南坑镇属于南靖县永丰里南坑总,民国初年属于船南区,1935年,属三区管辖;1943年属高洋乡和船南乡,1947年属书教乡和船南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于南坑乡一区和五区。
1952年7月,属第七区。
1955年,属船场区。
1958年9月,成立超英人民公社,1959年11月改为南坑公社。
1984年改为南坑乡。
1992年改为南坑镇。
南丰社区成立于1996年5月,由14个小组组成,现有居民386户,人口997人,辖区内有行政、企、事业单位8个,个体营业网点48家。 几年来,南…[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境内多坑,故名。解放前为船南乡,南坑保;解放后为南坑乡,公社化时为南坑大队、1984年改称南坑村委会。…[详细]
村中村位于福建省南靖县南坑镇北部,距南坑镇12公里。全村1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70户,总人口1374人;土地总面积2.25万亩,其中耕地1919亩,…[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南,即南坑乡。高,即高载乡。南高村,即由南坑乡和高载乡部分村庄合并建居形成的乡村小聚落,故名。…[详细]
南塘村隶属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南坑镇,地处南坑镇西北边,距南坑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南霞县道和山梅公路贯穿其中,交通方便,距县城14公里。东南邻南坑村,西…[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村庄。雅,秀丽雅致。村雅村,在秀丽雅致的地方建居形成的乡村小聚落。因明朝刘氏开基在门楼上贴有“春”字,得名“春仔”,后有北方干部南下说这个村庄很秀…[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新,即新建;罗,即罗网;因驻地新罗自然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北坑,原属平和县,位于平和县北部,取名北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岭,即大的山岭。大岭村,即村民在比较大的山岭下建居形成的乡村聚落,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自然村地处高海拔,又是九龙江源头,取名高岗后雅化为高港,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葛,即草本植物;竹,即竹子;因有葛“生草本植物”有竹“多年生植物”,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居民开基祖用一根竹子倒栽种在此地后开根生叶成竹(名根德),开居祖取同音字为金竹,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