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托溪乡 | 隶属:寿宁县 |
行政代码:350924206 | 代码前6位:350924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3 | 邮政编码:352000 |
车牌代码:闽J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13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694人 |
人口密度:约5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5个行政村 |
托溪村的后山形如飞鹤,村前有大溪,故在宋元明清的一千多年间,一直名叫鹤溪。后更名托溪,一说缘于“白鹤飞来托此溪”之诗句;一说是“托”字比“鹤”字好写、好认。
寿宁县辖乡。1960年设托溪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部,与浙江省庆元县相连。面积134平方公里,人口1.5万。辖托家、大黍、山口、圈石、磜底、峡头、阔丘、洋尾、坪坑、沙潭、江山、渺洋、溪坪、黄南州、磜头1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茶叶、花菇、竹木。
明清时期属寿宁县十都一、二、三图。
1912年属平溪区。
1929年设托溪乡。
1936年属第四区(平溪)。
1945年设鹤溪乡(驻地托溪),下辖8个保、98个甲。
1949年7月寿宁县人民政府成立,8月属平溪区,10月设托溪乡,九岭乡同属第四区(托溪)。
1950年11月设托溪乡属第四区(托溪)。
1956年2月属芹洋区。
1958年9月在坪坑设前进公社,在托溪设五星公社。
1959年3月改设托溪公社,下辖12个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托溪村的后山形如飞鹤,村前有大溪,故在宋元明清的一千多年间,一直名叫鹤溪。后更名托溪,一说缘于“白鹤飞来托此溪”之诗句;一说是“托”字比“鹤”字好写、…[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居九岭溪河畔的小平地,俗称“田洋”,因建房子于该“洋”尾端,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于水尾大溪有一深潭,常年积沙,故名。南宋初年杨姓始祖杨六来沙潭肇基。清朝乾隆三年(1738)吴姓始祖吴经邦从江西省南昌府丰城县简山村迁到沙潭肇基。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何姓始祖何万五原籍福州马尾,为表不忘本源之意,取闽江的“江”字,又因定居地属偏远山区,故取“山”字,即把“江山”二字作为村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峡头村与槽坑村接壤处有一狭长而陡峭的山峡,因峡头村位于山峡顶端,即峡口,故取名峡头。又因村处三个山口地方,方言称“峡”,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势狭长平缓,青山环抱,形如一个山盆小洋,因村面积小,即“渺”的意思,故取名渺洋。…[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史村是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托溪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对面山的半山腰有一石壁,形成半个包围圈环抱村,因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黄山仙岩南面的托溪和溪洲溪交汇处溪畔左侧沙石冲成一大坪,后在此坪上建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黄南州村原名黄朱周,因明代居住黄、朱、周三姓氏居民,故称“黄朱周”,由于地处偏僻,三姓人家逐渐没落或迁徙,蔡氏始祖由浙江省庆元县蒲潭迁居黄朱周后,因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始祖定居于际头面前山塆尾,因村前石壁陡峭,故取名际头。又因位于大岩磜上方,故称。…[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际底村原名“龙漈”,祖先肇基时认为此地是真龙结穴,名之,后来改为“漈底”,即“际底”。又因村北有一大岩磜,故称。…[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坐落在千米高山上的一个山坳里,四面环山,有明显的三个山岔口(即村旧房后门山一个岔口,村对面山一个岔口,村水尾一个岔口),形成“一村三口”,故取名山口…[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阔丘村是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托溪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坪源,因地势狭长,有一条宽约7米的小溪穿村而过,水流平缓,故更名为坪坑。古有“平坑桥,好忐忑,一条溪,两条桥”之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