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松港街道 | 隶属:霞浦县 |
行政代码:350921002 | 代码前6位:350921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3 | 邮政编码:352000 |
车牌代码:闽J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103.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1.41万人 |
人口密度:约110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2个社区、17个行政村 |
因辖区连接港口,故名。
松港街道于2004年1月15日成立,辖2个社区25个村委会262个村民小组和20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1.259万户4.68万人。街道共有党支部43个,党员1170人。街道行政、事业单位现有干部员工110人,离退休47人。辖区东南临福宁湾,西北倚龙首山,市区以霞浦县城东吾路为界,西接松城街道,陆地面积103.5平方公里, 海岸线长32.1公里,滩涂面积6万亩,耕地面积2.68万亩,其中水田2.04万亩,农地0.64万亩。境内拥有罗汉溪、长溪三河两大河流。
【行政区域】松港街道于2004年1月15日成立,辖2个社区25个村委会262个村民小组和20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1.259万户4.68
文化旅游:
霞浦县松港街道北岐村海边风光如画,影友如织。霞浦滩涂风光旖旎,2024年被《数码摄影》杂志列为“中国最值得拍摄的80个绝美之地”之一,并成为22大摄影胜地之一被重点推荐,每年前来拍摄滩涂风光
罗汉溪地处松港街道境内,为霞浦县第二大河流,距县城仅7公里,主干流长38公里,源于柏洋乡洋田土勃头村, 呈西北――东南流向,经横江、溪南、洋沙溪,于松港街道下村吴坑岩处汇集桐油溪支流,出水磨
唐宋时期,境域分属劝儒乡擢秀里和灵霍乡万安、温麻、柘阳里。
元至清光绪年间,境域分属一都、二三都、二十五六都、二十七都、三十四五都、三十六七都。
清宣统元年(1909年)至民国中期,为附城区。
1936年,隶属第一区。
1943年,称松鸥示范乡。
1949年10月,废松鸥示范乡,隶属第一区。
1955年改称第九区。
1955年12月,撤销第九区,境域属城关区。
1956年2月,分出为后港区。
1958年,撤销后港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该居委会驻地为东关,故名。唐宋时期,村境域隶属于劝儒乡擢秀里。明洪武四年,建筑福宁县城,周长三里。至清初,随着县城逐渐扩大,东城强抵达桥坑。头桥、上…[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该居委会驻地为县城东侧,取兴旺发达之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该社区位于松港街道东面,寓意着景色独好,风光无限之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社区位于松港街道东面,寓意着欣欣向荣,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该社区位于松洪街道东边,寓意着旭日东升之意,昇同升,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泰平社区是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松港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龙泉社区是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松港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桥头社区是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松港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宁远社区是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松港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有秋社区是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松港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安民社区是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松港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东宁社区是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松港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古时有塔,名塔旺街。1981年地名普查时,以位于县城东向,命名东关,因村委会驻东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村建姑岭下,谐音得名。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同年,设立古岭下生产大队。19…[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处南方海隅口岸得名,霞浦历史学者游寿亦有“赤壁红岸”之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相传霞浦建城时,该地五家献出“聚宝盆”使城墙顺利建成,为表彰村民功绩故名立城,后方言谐音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古时海边的埠头,谐音故名。1955年合作社时称后岐乡,1958年公社化时称城关公社后岐渔业队,1966年改为城郊公社后岐渔业大队,后与后岐农业队分队…[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背山面海,多岐澳,故名。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同年,设立后岐生产大队。19…[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原盛产竹子,村庄建在竹林下,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下村村是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松港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八斗坝村是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松港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一湖边,寓意着好地方,故名。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同年,设立佳湖生产大…[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清乾隆时,村里一家出武将,故名。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同年,设立章家衕生产…[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村位于罗汉溪下游,溪面很阔,前人称江,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桥头村是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松港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江港改道前,江边有个敖厝墩,多海鸥栖息,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尾有条流水坑道向东流至水磨坑,故名。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同年,设立水坑生…[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利:顺利;便利。寓意着该地生活顺利之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一处山岭上,故名。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同年,设立岭头生产大队。198…[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