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古坡镇

地名:古坡镇隶属甘谷县
行政代码:620523110代码前6位:620523
行政区域:甘肃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38 邮政编码:741000
车牌代码:甘E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3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6366人
人口密度:约48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2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在艾家川河北岸,有一条长达近十华里的大坡而得名。在甘谷方言中古有偏僻之意。

基本介绍:

甘谷县辖乡。林畜牧业生产基地。

1949年为古坡乡,1961年改为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7公里。面积133平方公里,人口1万。辖古坡、大坪、杨家坪、麻岔子、樊家寺、深岘子、大卜峪、上店子、店子、沟门、瓦泉峪、羌安峪12个村委会。地处山区。惜河发源于西南部山地,山高谷深,气候寒冷阴湿。境内有金矿、石灰岩矿等。乡镇企业有水泥、石料等厂。以饲养马、牛著称。农业主产蚕豆、小麦。森林覆盖面积大,草山面积近2万亩,中国古名山朱圉主峰石鼓山,海拔2635米,有不击自鸣之传说。境内高山峻岭,苍松翠柏,风景秀丽,为旅游胜地。

历史沿革:

1949年初,属朱圉区为古坡乡。

1951年3月,设古坡乡,属朱圉区。

1958年4月,撤销古坡乡。

1958年9月,划归磐安公社。

1961年,改为古坡公社,后改为东风公社。

1968年,和店子公社合并为古坡公社。

1984年,改为古坡乡。

2024年1月,撤乡改镇。

甘谷大象山
古坡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艾家川河北岸,有一条长达近十华里的大坡而得名。在甘谷方言中“古”有偏僻之意。…[详细]

麻岔子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适宜种植麻籽,且村内有很多分路口而得名麻岔子村民委员会。…[详细]

大卜峪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山谷,山谷之坡陡而急谓之“大”,故名。…[详细]

大坪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庄大人多,村内地势平坦,故名。1949年初属朱圉区为古坡乡;1958年划入磐安公社;1961年设古坡公社;1984年改社为乡为古坡乡大坪村民委员会;…[详细]

杨家坪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杨姓人氏聚居,且村内地势平坦,故名。…[详细]

深岘子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庄头有个大凹岘,村陷在低凹处,“陷”与“岘”同音,故而得名深岘子村民委员会。…[详细]

樊家寺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樊姓人氏聚居,且村内有座古老的寺庙,故名。…[详细]

店子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早年间该地设有很多的旅店,供过路的人休息,故而得名店子村民委员会。…[详细]

上店子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早年间在此开设店铺,供过路的人歇脚,故而得名上店子村民委员会。…[详细]

沟门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山沟口,故名。1949年初属朱圉区为古坡乡;1958年划入磐安公社;1961年设古坡公社;1984年改社为乡为古坡乡沟门村民委员会;2024年撤…[详细]

羌甘峪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山上,且有有一个古老的民族羌族,故名。…[详细]

瓦泉峪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有山涧一泉水人们食用,后来人们用瓦覆盖,故名。…[详细]


以下地名与古坡镇面积相当:
到古坡镇必去著名景点

古坡镇相关名人

古坡镇特产与美食
古坡镇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