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兴镇 | 隶属:甘谷县 |
行政代码:620523101 | 代码前6位:620523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8 | 邮政编码:741000 |
车牌代码:甘E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29.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0.16万人 |
人口密度:约78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7个社区、41个行政村 |
铁路陇海线过境,并在驻地设甘谷车站,便利的交通运输使当地的工商业初兴,故称新兴。
新兴镇位于甘谷县城以北,距县城2.5公里,镇域面积129.4平方公里,东西长27.7公里。镇域内交通便利,商贸活跃,经济文化相对比较发达,素有甘谷“旱码头”之称。全镇共辖1个社区,46个行政村,266个村民小组,23570户10963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201人。总耕地面积81618亩,其中川水地28363亩,山旱地53255亩,人均耕地0.82亩。
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按照县委提出的 “强农、重工、活商、兴教”发展战略和“川区种蔬菜、浅山抓果椒、高山种洋芋、家家搞养殖、户户有劳务”的 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把基础做实、把产业做大、把环境做优”的工作重点和“因
2024年3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新兴镇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文化旅游:
灰地儿遗址位于甘谷县新兴镇头甲村西北1公里。属马家窑文化。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2--1米,暴露有灰坑和白灰面居址。1959、1972年局部发掘,出土有平行带纹平底瓶、叶纹彩陶壶
程耳坪遗址位于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苟家村西200米,西起大湾沟,东至三角地,北靠程耳坪三台地,南至陇海铁路。遗址东西长1000米,南北长500米,分布面积约5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暴露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即设姚家集。
民国元年(1912年)后,称新化乡。
1950年秋,设新平区。
1951年3月,改为新兴乡,属城关区。
1952年,属第六区。
1956年8月,改为直属乡。
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新兴小公社,属城关区。
1961年,为城关区新兴乡。
1969年撤区并社时,与慈光公社合并为新兴公社。
1983年,恢复新兴乡。
1985年,乡改镇。
2003年12月,将渭阳乡14村和康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主要管辖在姚庄局域,又居委会办公地处姚庄村,故取名姚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甘摩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卢家崖湾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雒家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五甲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头甲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七甲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永安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十字道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大王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豹子坪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槐沟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杨家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5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里有椿树较多,故名。1949年后属于和平乡;1962年属于慈光公社;1968年撤销慈光公社后属于新兴公社;1983年由新兴乡椿树坪大队更名为椿树坪…[详细]
区划代码:~25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韩姓人氏聚居,故名。1949年后属于慈光乡;1968年撤销慈光公社后属于新兴镇;1983年由新兴乡韩家墩大队更名为韩家墩村民委员会;1984年改为…[详细]
区划代码:~25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苟家庄村是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5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马姓人氏聚居,且早年间村内有水磨一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5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移姓人氏聚居,故名。1949年属慈光乡;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属慈光人民公社管辖;1968年隶属新兴公社;1983年为新兴乡移家庄村民委员会;1…[详细]
区划代码:~25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崔家村是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5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居住魏姓人,且庄大人多,故名。1949年后属于慈光乡;1968年撤销慈光公社后属于新兴公社;1983年由新兴乡魏家庄大队更名为魏家庄村民委员会;19…[详细]
区划代码:~25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居住王姓人,且居住在渭河西面,故名。民国时期为甘谷县兴化乡西王家庄;1949年初期为甘谷县城关区,后改为甘谷兴平区西王家庄;1958年为武山县清明公…[详细]
区划代码:~26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令甲庄村是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6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以姚姓人氏聚居,故名。1949年后属于新兴乡;1958年后为新兴公社姚家大队;1983年由新兴乡姚庄大队更名为姚庄村民委员会;1984年改为新兴镇姚…[详细]
区划代码:~26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以谢姓人氏聚居,故名。1949年后属于新兴乡;1962年属于新兴公社;1983年由新兴乡谢家庄大队更名为谢家庄村民委员会;1984年改为新兴镇谢家庄…[详细]
区划代码:~26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内有两块坚韧无比大石头,故名。1949年后属于散都乡;1962年后属于新兴公社,为磐石大队;1983年由新兴乡磐石大队更名为磐石村民委员会;1984…[详细]
区划代码:~26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前村庄种有很多的皂角树,所以名称为皂角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6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史姓人氏聚居,且村内地势平坦,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7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山沟,且村内柏树较多,故名。1949年后属于散渡乡;1962年后属于散渡公社;1968年后属于新兴公社;1983年由新兴乡柏林沟大队更名为柏林沟…[详细]
区划代码:~27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半山坡,且村内柏树较多,故名。1949年后属于散渡乡;1962年后属于散渡公社;1968年后属于新兴公社;1983年由新兴乡柏林峪大队更名为柏林…[详细]
区划代码:~27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牛姓人氏聚居,且村内地势平坦,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7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衡姓人氏聚居,且村内地势平坦,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7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侯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沟,故名。1958年后属清明人民公社管辖;1968年为向阳人民公社管辖;1972年为康家滩人民公社管辖;1983年为康家滩乡…[详细]
区划代码:~27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雒姓人氏聚居,且村内地势平坦,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7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姚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沟,故名。1958年后属清明人民公社管辖;1968年为向阳人民公社管辖;1972年为康家滩人民公社管辖;1983年为康家滩乡…[详细]
区划代码:~27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阳面山坡,故名。1958年后属清明人民公社管辖;1968年为向阳人民公社管辖;1972年为康家滩人民公社管辖;1983年为康家滩乡管辖由阳屲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7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卢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坡,故名。1958年后属清明人民公社管辖;1968年为向阳人民公社管辖;1972年为康家滩人民公社管辖;1983年为康家滩乡…[详细]
区划代码:~27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孙姓人氏聚居,且村内地势平坦,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8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半山坡,故名。1958年后属清明人民公社管辖;1968年为向阳人民公社管辖;1972年为康家滩人民公社管辖;1983年为康家滩乡管辖由半屲大队更…[详细]
区划代码:~28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康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平滩,故名。1958年后属清明人民公社管辖;1968年为向阳人民公社管辖;1972年为康家滩人民公社管辖;1983年为康家滩乡…[详细]
区划代码:~28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渭河水从村前流过,流入峡口与村庄东部,故而得名渭水峪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8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东北部卧牛山下有一古建筑群—蔡家寺,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8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王姓人氏聚居,且村庄较小,故名。1949年后属于渭阳乡;1958年与张家庄四甲合并为三合大队;1962年后分离出来了王家庄大队,隶属渭阳公社;19…[详细]
区划代码:~28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小王家庄、张家庄、四甲庄合为一个大队,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8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王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坡下,故名。1949年后属于渭阳乡;1958年为渭阳人民公社坡下王大队;1983年体制改革更名为坡下王村民委员会;2003年…[详细]
区划代码:~28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十甲村是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8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以颉姓人氏聚居,故名。1949年后属于渭阳乡;1958年为渭阳人民公社颉家庄大队;1983年体制改革由颉家庄大队更名为颉家庄村民委员会;2003年7…[详细]
区划代码:~28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刘姓人氏聚居,故名。1949年后属于渭阳乡;1958年为渭阳人民公社刘家村大队;1983年体制改革更名为刘家村民委员会;2003年7月撤乡改镇为渭…[详细]
区划代码:~29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李姓人氏聚居,且村内地势平坦,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