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林镇乡

地名:林镇乡隶属华池县
行政代码:621023210代码前6位:621023
行政区域:甘肃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34 邮政编码:745000
车牌代码:甘M行政级别:镇
人口数量:约3457人
下辖地区:1个社区、5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林镇乡原系深山老林中的一个村镇。古时此地还建有庙宇数座,风景锦绣,故有“林锦庙”之称,后简称林镇。

基本介绍:

林镇,原系深山老林的一个村镇。古时曾建有庙宇数座,故取名为“林镇庙”。因座落在子午岭次生林区,风景优美,故又有“林景庙”之牙雅称,后来人们习惯叫为林镇。

林镇乡地处华池县东南部,位于陕、甘两省交界处,属子午岭边缘区。耕地面积1.03万亩,辖5个行政村,4000人。

粮食作物主要以秋杂粮为主,有玉米、糜谷、荞麦等,部分山区可种冬小麦。经济作物主要有豆类、胡麻、白瓜子等。畜牧业较为发达。林区内出产山桃、杏、木耳等到大宗农副产品及甘草、川地龙、柴胡、秦艽等20多种名贵药材。

荣誉排行:

2024年12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林镇乡2010—2024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抗大七分校大凤川一大队队部旧址

抗大七分校大凤川一大队队部旧址位于庆阳市华池县林镇乡大凤川新庄台,东距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校部旧址2.5千米。旧址分布在大凤川新庄台以北,依山而建,南北长约60米,东西宽约130米,分布面积

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校部旧址

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校部旧址位于华池县林镇乡东华池村。抗战期间培养人才的阵地之一。1942年2月,抗大七分校奉命由山西省兴县李家湾迁至华池县东华池。有学员3000多人,他们一面学习,一面种田

历史沿革:

西汉时期,为归德县。

西魏时期,属华池县。

明、清时期,分属合水县、华池县。

民国元年(1912年),隶属合水县太白区。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1月,为陕甘边区华池县林镇区。

1949年,属白马区。

1958年,划归甘肃省林垦局管辖。

1962年,为华池县林镇公社。

1983年11月,改林镇乡。

周祖陵景区
东华池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华池社区是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林镇乡下辖的社区。…[详细]

黄渠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很早以前,有黄姓大户在此处以山渠房居住,故名。…[详细]

范台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处上游川台,川台地宽阔平坦,以前当地住户以范姓居多,故名。…[详细]

东华池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北半山腰处有山泉,清澈见底,山花映照其中,故友花池之称。西魏首置华池县时,取其谐音,华地之名由此而来。北宋熙宁年间,华池县废,并入全水县,因合水境也…[详细]

四合台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小河沟沟台上,四面为山,形似四虎合围台,以前称“四虎台”,后演变为四合台。…[详细]

张岔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张岔村是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林镇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东华池林场

区划代码:~5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华池林场是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林镇乡下辖的林场。…[详细]

豹子川林场

区划代码:~5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豹子川林场是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林镇乡下辖的林场。…[详细]

大凤川林场

区划代码:~5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凤川林场是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林镇乡下辖的林场。…[详细]

林镇林场

区划代码:~5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林镇林场是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林镇乡下辖的林场。…[详细]

到林镇乡必去著名景点

林镇乡相关名人

林镇乡特产与美食
华池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