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韩家集镇 | 隶属:会宁县 |
行政代码:620422119 | 代码前6位:620422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43 | 邮政编码:730900 |
车牌代码:甘D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72.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7048人 |
人口密度:约4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8个行政村 |
韩家集镇因镇人民政府驻韩家集村而得名。
韩家集镇地处会宁中部,位于东经103°2′27″—105°16′28″和北纬35°48′19″——35°57′44″之间,东接大沟乡,南连八里湾、王家庙,西邻甘沟驿,北靠四房吴乡。现下辖8个村民委员会,73个村民小组。总流域面积17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4500亩,总人口为1.74万人。
自然地理 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形态, 山势起伏缓慢,海拔平均在1900米以上,最低海拔1704米,最高海拔2106米,以张家梁、杨柳曲梁、天台堡梁、袁家咀梁、中夹云台川、苟岘、韩集、曹咀川、袁咀川、成四山夹三川的地行,组成了占全乡1/2面积的袁咀河流域。土壤为黄绵土类和黑垆土类,土体比较
2024年3月,韩家集镇被授予甘肃省第十六批省级文明村镇称号。
文化旅游:
唐家寺位于会宁县韩家集镇谷地场村白坡社尖纸山南半山腰。唐家寺为第四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唐家寺东侧山梁,西至唐家寺西侧山梁,北至山顶,南至公路以北2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
云台山崇昌寺位于会宁县韩家集镇云台山村云台山堡子内。云台山崇昌寺为第四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堡子内崇昌寺大殿为基点,向东西南北各延伸3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四周向外延
凌云寺遗址位于会宁县韩家集镇袁坪村袁坪社南坪。凌云寺遗址为第五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凌云寺中心为基点,向东北延伸100米,向西南延伸100米,向东南延伸60米,向西北延伸60
民国十六年(1927年),会宁县设7区,韩家集为第三区。
民国十八年(1929年),设5区,青江驿、韩家集合并,称第二区(区公所在青江)。
1949后,原81保改81乡,韩家集为其一。
1952年,划9区,韩家集属第七区。
1955年,合并成9区60乡,韩家集乡属于甘沟区。
1957年,撤区,合并成1镇29乡,韩家集属其一。
1958年9月,全县设10公社,韩家集属其一。
1983年7月,改为韩家集乡。
2016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昌富社区是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韩家集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间流传曰“先有雷台店,后又会宁县”,殿内有韦台殿,音误为雷台殿,后又演变为云台殿,之后把该山取名云台山,故现命名云台山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本地大户以苟姓为主,又因此地山多,地势相对陡,所以称苟家岘。后村址建在苟家岘社,故而得名苟家岘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谷地场在解放前期,有一个打谷场,全村人民每当秋收时聚集在此打谷场收拾粮食,谷地场便以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居民居住在东、西两坡之上,中间以一条河分隔成东、西两片,故命名为东西坡村。因将东坡和西坡联合起来,故命名为东西坡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最早以袁家人为主,居住地形状突出象嘴一样伸出,故称袁家咀。…[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后因当地居住多为袁姓,再根据地形特征,故称袁家坪。…[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所在地三面环山,包围在半个湾中,且老户居民以周姓居多,故起名为周家湾。…[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解放前,此地居住多为韩姓人,故命名为韩家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