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徽县麻沿河镇

地名:麻沿河镇隶属徽县
行政代码:621227110代码前6位:621227
行政区域:甘肃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39 邮政编码:746000
车牌代码:甘K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302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6745人
人口密度:约22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麻沿河镇因境内沿河谷曾广种大麻,故此得名。

基本介绍:

麻沿河乡位于徽县西北70公里,是进出县境的北大门,北与天水市秦城区连界,西与西和县毗壤,西南连接成县,南与江洛镇襟连,东邻高桥乡,东南抵游龙川乡,全乡总面积302平方公里,辖18个村81个组10916人,有耕地面积2.7万亩。境内山大沟深,高寒阴湿,土地贫瘠,属扶贫开发的重点乡。该乡地处北秦岭南坡,地势由东向西倾斜,海拔1300至2279米,年均气温不足10℃,无霜期仅 162天,年平均降水量721毫米,有晚霜冻、冰雹等灾害性天气。

近年来,麻沿乡党委、政府抢抓机遇,进一步深化对乡情的再认识,调整工作思路,决定把草畜产业开发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把麻沿乡建成为一个畜牧大乡、畜

+查看详细麻沿河镇概况>>

历史沿革:

1949年后,境内设麻沿河、胡广2乡,隶属大成区。

1952年,设麻沿河、胡广、紫华、牡丹4乡,隶属麻沿区。

1953年,设麻沿河、新店、屈兰、中园、胡广、牡丹、紫华7乡。

1955年,设麻沿河、胡广、牡丹、紫华4乡。

1958年初,撤区并乡,设麻沿河乡、胡广乡;同年9月,徽、成、两当3县合并为徽成县,设麻沿河、胡广2乡;随后,麻沿河、胡广2乡合并成立麻沿河公社。

1962年,3县分设,麻沿公社分为麻沿河、

+查看详细麻沿河镇历史沿革>>

敦煌阳关旅游景区
麻沿河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以其境内较为宽坦的河谷广种大麻而得名。…[详细]

河西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明末清初,外地人采矿金当地交易,用名为金保子峡。后来人员增多,砂金缺少,人员很少往来,改名叫新集子。后来成立河西合作社,因地理原因天河相隔,分为河…[详细]

麻沿河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清朝光绪年间,建村时全村人都种大麻,以大麻收入来换取生活日用品。故而得名麻沿村。…[详细]

糜岭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当地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山岭多故而得名糜岭村。…[详细]

新店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咸丰年间,因当时村内有许多店铺,过往商人很多,又有集市。故而得名为新店村。…[详细]

杨坝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多为杨姓村民聚居为主,故此得名杨坝村。…[详细]

四坪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村上老人传说民国三年,在我村内有一处寺院取名为倒竖平,后来随着年代久远被人们叫做四坪。…[详细]

熊北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多为熊姓村民聚居为主,且位于徽县县城之北,故此得名熊北村。…[详细]

牡丹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下属有一社牡丹坪生长野生牡丹花,故清代取名牡丹村。…[详细]

麻安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很久以前当地大面积种植大麻,故而得名麻安。…[详细]

新坪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清初在当地新建寺院,取名为新寺村。解放初,因与其它地方重名,故而改名为新坪村。…[详细]

屈兰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当地居民姓屈和姓兰的人较其他姓氏多,故而得名屈兰村。…[详细]

郭川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多为郭姓村民聚居为主,且地处麻沿河两岸,地势平坦故此得名郭川村。…[详细]

胡广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多为胡姓村民聚居为主,故此得名胡广村。…[详细]

党政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最早是当地党员活动办公之地之地,故此得名党政村。…[详细]

王集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多为王姓村民聚居为主,故此得名王集村。…[详细]


以下地名与麻沿河镇面积相当:
到麻沿河镇必去著名景点

麻沿河镇相关名人

麻沿河镇特产与美食金徽酒
  • 棒棒面
  • 障乜狙?/a>
  • 徽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