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柳林镇 | 隶属:徽县 |
行政代码:621227104 | 代码前6位:621227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9 | 邮政编码:746000 |
车牌代码:甘K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8082人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柳林镇因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的柳林寺庙而得名。
柳林镇位于徽县东北部,地处秦岭南麓,嘉陵江上游,境内气候温和湿润,平均气温12.8℃,年平均降水704毫米,水、光、热、土地、森林资源丰富。东临秦川,南通巴蜀,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是陇南有色金属开采加工基地。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区综合实力十强乡镇”、“全省财政综合实力百强乡镇”、“甘肃省明星乡镇”和“全国知名乡镇”。
一、蒸蒸日上的工商业。
经过不懈的努力,柳林镇逐步形成了以铅锌矿采选冶为主体,建筑建材、磷肥生产、硫酸制造、面粉加工、药材开发、畜禽养殖、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为补充的门类齐全,品种多样化、多元化产业发展的格局。目前,全镇有乡镇企业353户,从业人员已达486
文化旅游:
江峡洞天挂壁公路位于陇南市徽县柳林镇柳林村-江口村的“柳江”通村公路中段石崖上。1972年始修,1974年7月通车,1977年9月竣工。公路全程南北走向,依永宁河河谷西岸山崖开凿而成,路在绝
1961年,为柳林公社。
1983年,由柳林公社改为柳林乡。
1985年,由柳林乡改为柳林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相传是因为柳树居多,春暖花开时,河边、路边处处可见柳树成荫,故而起名。…[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很早很早以前,四面八方溪水汇集到此,水无法流动,有一天两位神仙云游经过,发现这里他们用神功和金砖将挡水的大山打碎,形成三道湾,使水能流出,就有了江…[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地形形似葫芦,故而得名葫芦坝。1953年属柳林乡,1958年成立葫芦坝大队,1984年成立葫芦坝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当地杏树甚多,故而命名为杏树村。解放初,属永宁辖区,1953年8月实行乡制,属江口乡,1956年8月撤区并乡,仍属江口乡,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地势平坦,且境内建有寺庙,故此得名庙坪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坐落于银庄山峡之口,庄后就为山峡,形成江峡洞天景观,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坐落于江洛镇河岸之上,故此得名洛坝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代王刘两家建村,因当时以种植柳树为主,故而得名柳林。…[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谢坪村在远古时期就有人居住,在村子周围曾挖出大量汉陶,地形是由河水冲刷而成的大坝子因而叫‘坪’。传说最早居民为彭、田、谢等几大姓氏分片居住,后‘谢’姓…[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位于河堤两岸,泥沙较多,地势平坦,故此得名,沙坝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多为姚姓村民聚居,故此得名姚庄村。…[详细]
银杏又名白果,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其全身是宝,集食用、药用、材用、绿化和观赏等用途于一体,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地处陇南山区的徽县,由于气候、土壤等方面的原因,栽培银杏的历史十分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