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良平镇 | 隶属:宁县 |
行政代码:621026111 | 代码前6位:621026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4 | 邮政编码:745000 |
车牌代码:甘M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72.3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51万人 |
人口密度:约20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
清代时期,分属“良曹里”和“平修里”,后取二里名首各一字而得名。
良平乡位于宁县东南部的早胜塬腹地,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是全县自然条件较好的乡镇。距县城28公里,铜鹛公路穿境而过。辖13个行政村,27992人,总面积72.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17万亩。
该乡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豆类为主。苹果、曹杏产业在泥阳公司的带动下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长远项目。早胜牛产业在殷咀村、赵家村两个专业村和正运五百头养殖场的带动下发展迅猛。生猪远销全国各地,已成为农民致富的稳定项目。情缘酒业、泥阳公司不断壮大。药材、黄花菜等后续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所有这些必将极大地推进良平小康建设进程。
2024年3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良平镇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文化旅游:
傅介子祠位于良平乡傅家村。傅介子,北地义渠(今宁县良平乡)人。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楼兰王安归和匈奴勾结起来“数遮杀汉使”。傅介子奉昭帝之命以赏赐为名,在饮宴中诱杀楼兰王。不久,赏封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设良平区。
1950年,并入早胜区。
1952年,复设良平区。
1958年,改良平公社,并入早胜公社。
1962年,析置良平公社。
1983年12月,改良平乡。
2024年3月,良平乡撤乡建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民国十三年(公元1938年)在良平(今名)建立集市,当时称为新集,建国后更名为良平。…[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清初实行里制,该村属良修里管辖区,因村里的村民多由姓“郭”“贾”姓人组成,故取名为修郭贾,以后因贾姓多,郭姓甚少,取名为贾家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西汉汉昭帝年间,该村有名臣傅介子在朝为官,故命名为付家村到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新庄村是甘肃省庆阳市宁县良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清时为减轻官赋,村人向上称此地处山洼、且为尚姓、故名尚洼。…[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时此地筑城堡,村民在村头开店经商,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屯庄村是甘肃省庆阳市宁县良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老庄村是甘肃省庆阳市宁县良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368年(大明元年)段村窦氏宗族的移始祖斗春,从宁县东区观音庙迁居段村堡,窦始联合牛、吴两姓,赶走了老户独往独来的杨氏族人,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马家村是甘肃省庆阳市宁县良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明朝末期,由于战乱,人们无法正常生存,第姓人员携妻妾带子女四处逃命,流亡至此,定居后垦荒种田,繁衍生息,人口不断壮大,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命名第家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宋朝间,建村百户人家姓惠,光绪年饥荒渡过,余有三人回来,以大门,二门,三门之称,居住三处所住,取名惠家村后更名为三乐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此地坐曹姓人,清时又迁居了较多的赵姓人,故称曹村赵家,1983年社改乡改称赵家村村民委员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