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康乐镇

地名:康乐镇隶属肃南县
行政代码:620721102代码前6位:620721
行政区域:甘肃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36 邮政编码:734000
车牌代码:甘G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2428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2304人
人口密度:约1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以原驻地康隆寺并寄愿安康常乐而得名,又因为是辖区,故起名康乐乡。

基本介绍:

康乐乡位于县城东部46公里处。东靠马蹄乡,西接大河乡,南与青海省祁连县毗邻,北于临泽县、张掖市接壤。东西长47公里,南北宽69公里,总面积2428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居住着裕固、藏、汉、蒙古、土、回、东乡7个民族,农牧民共1036户,3711人。境内驻有宝瓶河牧场,康乐林场、寺大隆林场。

康乐乡以驻地康隆寺而得名。解放前,系裕固东八个马家,十五个马家(大头目)、四个马家、罗儿家、杨哥家、五个部落聚居区。解放后建政为张掖县十一区,1954年归肃南管辖,名曰康乐区,1958年改制为泉源公社,1962年恢复康乐区建制,1967年更为继红区1970年更名为康乐区。2004年12月全

+查看详细康乐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康乐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4年12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康乐镇2010—2024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历史沿革:

共和国成立前,系裕固东八个马家,十五个马家(大头目)、四个马家、罗儿家、杨哥家五个部落聚居区。

1947年建政康乐乡,属张掖县管辖。

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建政为张掖县第十一区。

1954年归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管辖,名为第一区公所,后改称康乐区,1958年改为泉源人民公社,1962年恢复区建制,1967年更名继红区,1970年复名康乐区,2004年行政区划调整后改为康乐乡。

乡政府驻地于2002年1

+查看详细康乐镇历史沿革>>

高台月牙湖
杨哥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杨哥是藏汉复合语,意为“无与伦比”杨哥村以部落名称得名。解放前,系裕固族东八个马家的一部分和杨哥的两个部落。…[详细]

德合隆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德合隆是藏汉复合语,意为老虎沟,德合隆村地处老虎沟,得名德合隆。…[详细]

康丰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康丰村,康丰意为健康、丰收的意思,故取名为康丰村。…[详细]

赛鼎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汉复合,金色天然茶叶,“赛鼎”为藏语,意为“金色”,这里生长天然茶叶,秋季一片金黄,昔时牧民当茶饮用。…[详细]

巴音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巴音,裕固语与汉语复合富饶沟的意思,地处富饶沟,故名。…[详细]

大草滩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草滩村,大草滩牧场比较开阔、景色优美,故取名大草滩。…[详细]

红石窝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红石窝村隶属于康乐乡,地处康乐乡东南部,红石窝村境内的山峰石窝顶,1937年红军在石窝顶召开会议,之后为纪念红军取名为红石窝村,沿用至今。…[详细]

上游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上游村,在1958年大跃进时,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取名上游村生产大队,1983年10月改名上游村民委员会。…[详细]

隆丰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隆丰,因为是兴隆、丰收、贵显,富贵的意思,故取名隆丰村。…[详细]

墩台子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在墩台子境内有个上台子,上面有烽火台,看起来像土墩子,故解放后起名为墩台子。…[详细]

桦树湾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桦树湾村境内长有大量的桦树林,得名桦树湾。…[详细]

青台子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青台子村地处平台之上,青草丰盛,解放后,起名为青台子。…[详细]

榆木庄村

榆木庄村地处省道213线50公里处,西距肃南县城33公里,为康乐乡政府所在地,全村共86户256人,有国家4A级景区中华裕固风情走廊和冰沟丹霞。村上坚…[详细]


还有1个地名与康乐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康乐镇面积相当:
到康乐镇必去著名景点

康乐镇相关名人

康乐镇特产与美食
肃南县行政区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