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明花乡 | 隶属:肃南县 |
行政代码:620721204 | 代码前6位:620721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6 | 邮政编码:734000 |
车牌代码:甘G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1704.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412人 |
人口密度:约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4个行政村 |
原明花区有三个乡:前滩、明海、莲花,“明花”即取明海与莲花两乡首尾二字而成。
花乡是一个以裕固族为主,藏、汉、回、土、哈萨克等民族居住的多民族聚居地,全乡辖14个行政 村,总人口925户2935人,共有贫困户549户1799人(含特困户64户195人,五保7户7人,低保户3户5人)。
明花乡是一个以裕固族为主,藏、汉、回、土、哈萨克等民族居住的多民族聚居地,全乡辖14个行政 明花乡村,总人口925户2935人,共有贫困户549户1799人(含特困户64户195人,五保7户7人,低保户3户5人)。
地理位置及自然资源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乡-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兰新铁路及临清高速公路北侧。东与高台县接壤,西与酒泉市肃州区毗邻。东西长70公
2024年10月,农业农村部认定明花乡为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牧草)。
2024年10月,明花乡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21-2025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裕固族传统民俗)。
新中国成立前,属于部落头领管辖,主要有亚拉格和贺郎格两大部落统管。
1950年2月,明花乡与祁连直属乡合并设立祁明区,下设五个乡,属现酒泉市肃州区管辖。
其中在明花乡有明海乡和莲花乡(含前滩)。
1954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时,划归肃南县,同年单独设立明花区,辖明海、莲花、前滩三个乡。
1958年改称红星人民公社,辖前滩、明海、莲花三个生产大队。
1959年与祁丰合并设立祁明人民公社,1960年夏与祁丰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旧时属酒泉,称为东滩,建国后改为前滩。1954年称为前滩,原属于红星公社前滩大队,后属于双海人民公社前滩大队,2004年以前属明花区公署,前滩乡撤区并…[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有一处泉水,其周边的土质颜色多为灰色,故命村名为灰泉子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为泉眼周围沙刺丛生,因此当地牧民就将这个地方得名为“刺窝泉”。…[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其地名来源于村子所在地在很久以前有一眼很深的古井,由于游牧民族对水源都非常重视,通常都会以居住地水源特征来给地方得名,因此深井子的名字就由此来。…[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湖滩湿地边缘,故命村名为湖边子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当地有贺家墩城堡,当地农牧民称这里为贺家墩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有一处方言为白疙瘩的地方,后人多叫黄土坡,故命村名为黄土坡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南沟村境内南面有泉水,长期流动形成一条沟,因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有一处杨姓家族的地方有一片沙漠,后人多叫中沙井,故命村名为中沙井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小海子村因村内有小海子湖得名。1949年解放后,成立明海乡,下设两个自然村,1955年成立小海子组,1958年明海乡成立前进社和跃进社,(南沟上井为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过去有牧主大户人家户名得名上井村。文化大革命时期,因牧主人家的名引起争议改名为卫东村,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又改名为上井生产队。大包干时期又改名为上井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原明花区莲花乡四村居民移民搬迁至明海乡上井村,即西海子人搬迁至东海子,故起名为双海子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高台县新坝乡许三湾古城得名,因称作许三湾。…[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早年自然灾害,发生洪灾,将黄河湾境内拉成一条河,人们将这条河叫黄河沟,后来随着移民搬迁的实施,将此村得名为黄河湾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