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晒经乡 | 隶属:西和县 |
行政代码:621225208 | 代码前6位:621225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9 | 邮政编码:746000 |
车牌代码:甘K | 行政级别:乡 |
人口数量:约3383人 | |
下辖地区:12个行政村 |
晒经乡因境内晒经村晒经寺内有晒经石,传说为唐僧取经归途中晒经书之石,由此得名。
玄奘(602~664年),俗姓陈,名祎,唐著名佛教法师、佛经理论家、翻译家。河南偃师县陈家河村人。一生专事研究佛教经论,不畏艰险,远度重山,由印度运回梵文经卷,在长安讲经传教19年,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玄奘13岁那年,朝廷派大理卿郑…… 玄奘详细信息++
【自然环境】 晒经乡地处西和县城东部 ,总面积18万亩,总耕地面积0.10591万亩,平均海拔1430米。年平均降雨量600毫米,平均气温8.5摄氏度,全年无霜期160天。
【行政区划】 辖12个村。26个村民小组。
【人口情况】 总人口:4355人,其中农业人口4299人,非农业人口56,农村劳动力2810人。
【五通情况】 12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12个村通电话,5个村通自来水。
【文教卫生】 各类学校4 所(其中:小学3所),教师50人 ,在校学生1047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5人,病床3张。
【经济指标】 2005年,粮食总产量1485吨,
2024年2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晒经乡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2024年3月,2024年度陇南市卫生乡镇名单出炉,晒经乡上榜。
1980年5月,由马元公社析设晒经公社。
1983年12月,晒经公社改晒经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在三国时期,蜀中一个部落为躲避战乱之苦,曾携老扶幼来到魏国之地。建村时以村中两大姓喻和彭命名为村名,喻庄和彭庄。…[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建村时选址在青崖沟内和青崖沟门口,沟内人居多,故命为青崖沟村。沟内居住的人在荒灾中大多逃离或死亡,再无后人,该村主要居住在青崖沟门口,改村名为青崖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建村时因村内姓氏以韩、马为主,故命名为韩马村,2004年与樊庄村合并为韩马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建村时,沟内有一寺院,名为牛寺,故命为牛寺沟村,后因寺院倒塌,后改名为牛尾村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建村时村内兰姓人居多,故命为兰湾村。1949年属晒经乡。1958年划归马原公社。1962年设立晒经公社后属晒经公社兰湾大队。1968年又合并于马原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内有一条小溪流经而过,此小溪名叫渭子沟,故而得名渭子沟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末年,建村居住有十二姓氏,各住一块地盘,相当分散,有1000余人,当时余氏家族地盘大,所以启用余家大庄,后简化为大庄。…[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张河坝村是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晒经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唐朝和尚玄奘东归时,在此翻晒过经书,故命为晒经寺,后因寺院年旧失修倒塌,再无寺院,故改名为晒经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建村时村内黄姓人居多,故命为黄庄村。1949年属晒经乡。1958年划归马原公社。1962年设立晒经公社后属晒经公社喻彭大队第6生产队和第7生产队。19…[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刘家河村是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晒经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末年,由朱姓人家建村居住,又因地处高山上,故名。…[详细]